幽默講科學 笑談類比IC生意做不完

在真實世界,所有訊號如聲音、影像都屬於類比性質,即便快速地數位化過程,仍難改變接收到的訊號還是類比訊號為主。因此,數位系統必須透過如數位類比轉換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或類比數位轉換器(ADC),進行數位及類比訊號之間的轉換。

針對類比IC的未來,吳錦川打趣地比喻,有關人的聽覺、視覺,都需要將數位訊號轉換成類比訊號才能供判讀,只要需要人機介面的地方,類比IC的需求永遠存在,並且會隨著數位IC的增加跟著成長。除了電源管理IC之外,訊號傳輸也需要用類比IC,例如最近很夯的SerDes、乙太網路IC、OLED驅動IC都有類比電路可以發揮的空間。

因此,吳錦川強調,類比IC只要有人機介面存在,生意就做不完,並巧妙的比喻除非在人類腦部植入晶片,直接用數位訊號來做接收、刺激五感,那時類比需求可能會減少。不過屆時也就會像電影「駭客任務」一樣,人類活在虛實難辨的世界。

吳錦川在訪談期間也多用電影來做解釋,如絕地救援中的JPL實驗室,不難看出董事長的職業生涯,都走在前端的科技之中,並且能用幽默的方式,闡述艱深的物理科學。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投資台灣3大方案延長三年 政院今拍板
欣興董座:載板樂觀到2026
新冠疫情升溫 西安緊急封城 恐衝擊半導體、汽車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