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跟進歐美 加對中電動車加關稅

【時報-台北電】美歐國家和盟友劍指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相繼宣布課徵新關稅。儘管在加拿大市場占比不高,但傳出加國考慮跟進,對中國進口電動車課徵關稅。另一方面,面對業界質疑聲浪,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再為關稅政策辯護。

外媒21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面臨國內外壓力的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正尋求與美歐國家行動一致,準備研擬對中國電動車課徵關稅,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會宣布開始進行公開磋商,但還需要就如何推進做出最終決定,預期關稅將影響中國向加拿大出口電動車。

安大略省長福特(Doug Ford)批評中國利用廉價勞工和污染能源製造廉價電動車,若加拿大不快速行動,恐犧牲就業機會,他呼籲杜魯道政府採取與美國拜登政府相同的關稅措施,加拿大汽車工業團體亦支持徵收關稅政策。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中國車企出口目的地以俄羅斯、墨西哥和巴西出口量位居前三,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前三大市場則分別為比利時、巴西和英國。

與此同時,歐盟成員國當中,反對電動車關稅政策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將於22日到訪中國,可望有助於應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的爭端升級所帶來的影響。他稍早率先前往韓國訪問並於期間表示,韓國及德國的共同目標是由中國轉移、實現多元化,擴大原材料供應商,並減少對中國關鍵產品依賴。

美國方面,自美國前總統川普發起美中貿易戰以來,雙邊經貿緊張關係延續多年。如今川普挑戰美國總統拜登連任,葉倫20日再為拜登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辯護,強調該措施具有高度戰略意義。

葉倫表示,拜登政府的關稅政策旨在保護電動汽車、太陽能產品和半導體產品,免於受到中國產能過剩的影響,美國政府不允許從事這些行業的美國企業因中國有組織、有計畫的傾銷行為而倒閉,並批評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關稅提議將會提高消費者成本。(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楊晴安/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