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睜開眼的幸福 早餐吃了沒?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如果你問台灣人「早餐吃什麼?」100個人會給你101種答案,不管是「台式」的乾麵、菜粽、虱目魚粥、大麵羹、米粉湯、清粥小菜、蘿蔔糕,「中式」的燒餅油條、豆漿、小籠包、饅頭夾蛋、飯糰、蛋餅,「西式」的漢堡、三明治、吐司、鐵板麵、奶茶等,隨著新住民加入島嶼的行列,饒富東南亞風情的米干、米線、河粉、法國麵包加入選單,這幸福的煩惱,讓人一早就陷入選擇的困難。
知名出版人詹宏志,近年一手書寫飲食記憶,一手拿鍋鏟做料理,他在散文集《舊日廚房》中寫道,因為他的兩位阿姨都嫁給中國北方人,他家的餐桌因此開啟了「文化交流」,從傳統的閩南餐桌,開始出現麵條、包子、饅頭等等,部分解釋了台灣早餐風景的多元紛陳。
一早的幸福,但又選擇困難
在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早餐多以清粥米食,搭配小菜。二戰結束後,隨著國民政府來台,來自中國不同省份的軍眷,為了謀生拿出家鄉的麵食技藝,讓豆漿、燒餅、油條躍上台灣人的餐桌。
1981年,台灣第一家西式早餐店「美而美」創立,1984年麥當勞進入台灣,其食材製程的SOP化,更啟發西式早餐店倣效,如雨後春筍般一家家開業,漢堡、三明治、奶茶、咖啡成為早餐的常客。
再加上各縣市都有自己的家鄉味,台中人早餐吃大麵羹,嘉義則是雞肉飯,彰化早餐少不了爌肉飯。早餐又與在地物產有密切聯繫。台南人早餐的溫體牛肉湯,就是產地優勢;台南善化在日治時期是全台灣最大的牛墟,至今仍是規模最大的肉品屠宰場所在,在地的牛肉新鮮度沒話說,各店家比拚的就是湯底風味。又被稱為「虱目魚故鄉」的台南,養殖量居全國之冠,虱目魚粥是台南人的日常,甚或虱目魚腸,是在地饕客們要趕清早,以免向隅的美味。
「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當早餐吃,這也是台灣有趣的地方。」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主任許嘉麟生動地描述著。
快速、方便、人情味
「許多飲食研究學者都點出,相較其他亞洲國家,台灣早餐的外食比例很高。」許嘉麟說。相關研究指出1980年代早餐外食成為台灣人生活的日常,因為婦女就業率提高,雙薪家庭增加,讓原本多是在家自製的早餐,轉換成消費行為,在通勤路途中,林立的西式早餐店提供了一個「快速」、「方便」的選項。
總總因素匯流成台灣街頭三五步就可見西式早餐店。開業成本及進入門檻低等特性,常見夫婦或朋友二至三人共同經營。筆者家附近的美而美,當早餐時段忙不過來時,女主人會朝屋後大喊:「支援前線」,這時,領帶打到一半的男主人會衝到櫃檯協助,烤吐司、抹醬、裝袋、收銀,解除危機後,才回到準備出門的樣態,讓人一早就像看了一齣短劇般有趣。
連鎖早餐店麥味登品牌總監蔡國憲分析早餐產業的業態,重視鄰近性與方便性,來吃早餐多是熟客鄰居,客人每天點的餐點都類似,早餐店阿姨很容易就記得每位客人的喜好,送上客人專屬的早點。「這讓客人覺得自己是與眾不同,有濃厚人情味在裡面。」蔡國憲說。這也讓《巷弄裡的台灣味》一書的作者范僑芯形容早餐店阿姨是「都會傳說」,猶如媲美泰坦超級電腦般的驚人記憶體,或是人臉辨識系統,是台灣早餐的文化風景。
為「你」做的早餐
台灣人對於食物的溫度有特別講究。台式早餐不用說,常常是一碗肉湯、魚粥、或是碗粿,到手還冒著白煙,會燙舌的熱度。許嘉麟在以早餐為主題進行田野調查時,也發現台灣人對於溫度的計較,現點現做的餐點,客人預期拿到手的就是熱熱的餐點;而且只要天氣稍加變化,飲料一定從冰、溫、熱一應俱全,滿足各種需求。
「我覺得食物的溫度是台灣人對於幸福感很重要的評判標準。」蔡國憲說起早餐店十幾年前的勁敵曾是便利商店,因為它們也跨界賣起麵包、三明治;但是台灣人還是喜歡熱熱的餐點,人潮最終還是回流了。食物的溫度呈現「有人為你做早餐」的心意,最能展現台灣的人情味。
台南新興路無名魚粥
位在台南市南區三官大帝廟旁的無名魚粥,是餵養在地人40多年的早餐攤。老闆李振銘凌晨四點半就起床,瓦斯點著了,先用虱目魚骨熬湯頭,接著煮魚肚、燙魚皮、蚵仔,在爐邊忙到差不多六點十分才可以開店,但是才五點半就有老客人來一邊閒聊,等著吃粥。
1976年開業,85歲的李振銘還日日掌杓,「我們家該算是台南第二間虱目魚粥店,第一家在石精臼那邊。」牆上的菜單,就是魚粥、魚皮粥、魚皮粥加蚵,簡單的幾個品項,虱目魚和蚵仔都是台南在地物產。
李振銘說起,早年虱目魚不是終年都有,魚粥只賣農曆二月到十月,其餘的日子則賣土魠魚羹。老闆娘李蔡美雲解釋湯頭是每日現熬,十多斤的魚骨要熬上半小時,「我們家的湯頭是自然甜,還讓客人免費加湯。」魚粥裡的米飯也有講究,只用在來米才耐得住熬煮;李振銘斟酌著來客量,從旁挖一杓煮到半生熟的飯進去湯鍋裡煮,就生怕熬煮過頭壞了口感。
來光顧的多是熟客,老人家一坐下來,喊出自己的吃法,像「魚皮蚵一碗」、「兩碗粥,飯要多」、「魚粥要有刺的」,老闆娘解釋,有刺的魚肉有帶皮,口感比較Q軟,怕刺的客人,就選擇無刺的魚肉,會澀一點,但一樣鮮甜。
收到客人的注文(點餐,台語用詞,源自日語),李振銘從盤上撥下些許蚵仔,在爐前掌控著魚皮、魚肚的熟度,舀上一杓粥湯,再撒上白胡椒、芹菜珠,端上桌,這一碗是許多台南人開啟一天的儀式。
台南沙淘宮前鄭家菜粽
清晨五點半,台南中西區沙淘宮前的鄭家菜粽,老闆一家三人協力招呼著著客人,拆開粽葉,淋上特製的醬汁,香油繞一圈,撒上細碎的香菜,再端上一碗味噌湯,動作俐落,一氣呵成。
鄭家菜粽在廟前榕樹下已經營業74個年頭,第二代老闆鄭世南說起,這手藝是傳自父親,早年還有賣肉粽和素料粽,但是台灣人一早不喜歡吃太油膩,肉粽賣不好,如今只賣孤一味的「菜粽」。
菜粽的材料只有糯米和花生,特別選用月桃葉包粽,但不加花生粉,老闆娘吳珮瑧解釋,就怕花生粉搶了月桃葉的香氣。材料雖簡單,但是耗時費工,鄭世南說明,月桃葉較傳統竹葉厚,葉子洗完要先煮過一次,使其變軟。「我家的粽子是昨天晚上用水煮一整夜,十點下鍋早上四點多起鍋,讓花生熟透,葉子與花生的香氣融在一起,一定要熬煮五個小時。」坐在一旁、89歲的阿伯附和說:「我從他爸爸的時代就開始吃了,他家的粽子煮比較久,對胃比較沒有傷害。」
鄭世南指著沙淘宮對面的建築,「以前那邊是台南最大的菜市場,我們早期的客人是對面賣菜的攤商,他們大概凌晨12點出來,擺攤到三、四點,肚子餓了,所以我爸爸當時是三點多就出來賣,七點多就收攤了。」鄭世南解釋了一段少為人知的歷史。
這門菜粽的手藝從父親傳到兒子,第三代的鄭沛晴在攤位上熱絡的招呼加上熟稔的動作,已預備繼承家業,好味道能夠傳承,真是萬幸!萬幸!
中正橋頭的世界豆漿大王
飲食作家焦桐曾寫下:「1949年前後,100多萬外省族群移居台灣,他們喝豆漿吃燒餅油條的早餐習慣,影響了全台灣。」道出了燒餅油條被寫入早餐菜單的歷史。
世界豆漿大王莊店長說起,1955年創業,第一代老闆是來自山東的李雲增,和朋友一起從手推車開始創業,之後租了店面,延長了營業時間,從傍晚六、七點營業到隔天上午九、十點。他又說起1970年代台灣少棒出戰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的光景,在那個電視還不發達的時代,大家聚集在有電視的人家裡,一起關心賽局,時差的緣故,看完棒球賽往往天已經亮了,大夥兒就結群到永和喝豆漿,世界豆漿大王也就順應轉型成24小時營業,「比7-11的24小時營業還早了十年。」
世界豆漿大王的主力產品首推豆漿、燒餅夾油條。莊店長強調,豆漿是百分之百非基改黃豆磨製,蛋白質含量高達35%,焦香帶出豆漿特殊的風味。燒餅採燙麵手法,莊店長形容他家的燒餅,熱時酥脆,冷卻後綿軟,回烤又回復酥脆。鹹豆漿裡頭有的蝦米、油條、蔥花、菜脯,再加入一點醋,其化學作用讓外國遊客留下:「我都不知道在吃什麼,但很過癮」的感想。
世界豆漿大王的客群遍及海內外,前第一夫人蔣宋美齡曾來光顧,國際美食家安東尼.波登、日本的早安少女組、小馬哥周潤發等都曾是座上賓。數年前店鋪翻新,一展新氣象,「老客人吃的是回憶,年輕客人是來體驗新鮮」,儘管已是70多年的老店,還是不懈地研發像燒餅夾牛肉、燒餅夾酸菜等菜色,「我們沒有包袱,是最新的老店。」
與社會脈動同步的麥味登
創立於1987年的麥味登早餐,在競爭激烈的早餐市場已經36年了。蔡國憲表示,「我們能夠成功存活下來,是因為麥味登一直對應著社會脈動和消費者習性。」
他指著菜單上的一排字樣「全品項無添加人工防腐劑」,這是麥味登近年戮力的成果。要推動健康飲食,我們以為在餐點中多放一些綠色蔬菜,讓菜單上呈現一片綠意就好,蔡國憲反而說:「對我們來講,看得見的東西很容易說服別人,看不見的東西才是我們要去做的,尤其是細節的部份。」他解釋,要達到無人工添加防腐劑,最困難的是醬料,例如佐餐的沾料醬油膏和小朋友最愛的果醬;但是麥味登以提供大人小孩都可安心食用的餐飲為目標,「我們向上游影響供應商,向下游則帶動加盟主,整個產業就可以開始動起來。」
從單店擴展至今已有831家連鎖店,蔡國憲說:「早餐業遇到危機的時候,就是改變的時間點。」他帶我們回顧麥味登的重要里程碑,2005年,推出精緻早餐,是因為意識到社會型態轉變,上中晚班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第一餐吃得晚,就像是「早吃的午餐,晚吃的早餐」。2010年,店內設置研磨咖啡機;2012年,店內空間區分為廚房區、櫃檯區和坐席區,廚房隔離內縮成為獨立區塊,讓店裡不再充滿油煙味。2014年,麥味登重塑品牌CI,強調空間中的用餐體驗、五感氛圍,在食材上推出原塊嫩雞、魚排,逐步朝向健康飲食邁進。早餐店是台灣獨特的「街角風景」,麥味登一步步的進化史,緊扣消費者的需求,早餐文化,就是台灣社會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