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緊追輝達 微軟、思科虎視眈眈 AI商戰開外掛 聚焦新服務、新裝置

超微緊追輝達 微軟、思科虎視眈眈 AI商戰開外掛 聚焦新服務、新裝置
超微緊追輝達 微軟、思科虎視眈眈 AI商戰開外掛 聚焦新服務、新裝置

過去幾個月,AI商戰更加劇烈,高通、邁威爾、輝達、世芯、思科、微軟全部參戰,搶食智慧服務、智慧雲加智慧裝置的商機。

文/林宏達

根據《財訊》報導,過去1個月,AI生態系正在快速擴張,不只爭奪雲端晶片市場的力道加劇,新一輪AI商戰即將開打,AI影響力也將擴及終端裝置。

晶片大廠Marvell(邁威爾)就是AI晶片戰的受益者之一,這家公司拿下亞馬遜第2代推論ASIC晶片的訂單,明年將在台積電5奈米製程投產。邁威爾執行長Matt Murphy更公開指出,「AI將成為邁威爾的成長關鍵,預估2024年人工智慧相關產品營收至少較2023年倍增,並在未來幾年持續成長。」

《財訊》報導指出,AI晶片戰的蝴蝶效應也吹向世芯,6月9日股東會上,股東追問世芯是否因邁威爾競爭失去AI晶片訂單,世芯表示,正在和客戶開發第3代晶片,不會失去訂單,進一步狀況第3季就會更明朗。

超微推出新平台 挑戰輝達

6月13日,晶片大廠超微也推出新平台挑戰輝達,關鍵之一是其推出的軟體平台ROCm,這個平台採用開放軟體的策略,和開放人工智慧語言平台Pytorch合作,表示採用開放式架構能解放全球開放社群的能力,合作夥伴Hugging face透露,僅過去1週就能產生5000個以上的新AI模型。

《財訊》分析,超微明顯要用商業模式和輝達拉出差異,因為輝達雖然用力打造軟體平台和開發社群,但因為走的是蘋果路線,不開放關鍵程式碼,還曾引來開放社群攻擊,要求輝達開放部分軟體。而這一次超微推出的新GPU MI 300X,不但記憶體容量高達192GB,電晶體數量更達到1530億個。

廣告

超微董事長蘇姿丰拿著這款晶片時,更大力強調,「只要這1顆晶片就足以執行ChatGPT等大語言模型的AI運算」。當黃仁勳主攻資料中心和企業時,蘇姿丰則是和廣大的開發者喊話,要從根本建立超微的AI開發社群。

《財訊》也發現,不只上游晶片大戰打得火熱,在台灣,企業AI服務的競爭也已開打。6月16日,鼎新電腦和台灣微軟合作,利用微軟的Azure OpenAI技術,連結ChatGPT大語言模型,推出新型企業AI服務。

根據《財訊》報導,鼎新總裁葉子禎表示,鼎新的角色是提供讓AI結合台灣產業需求的服務,例如,台灣機械業需要邊設計、邊生產、邊調整,如果結合AI,產業可以根據數據隨時調整流程。他舉例,公司可以把過去20年採購的資料倒入AI系統,讓AI學習挑選供應商的規則。葉子禎更預期,企業未來會出現AI虛擬員工,只要任務需要,就可以派出累積不同知識的虛擬員工和真人員工合作,或是更容易地導入外部資源,讓現有流程更具彈性。

微軟起手式 劍指企業市場

微軟的Copilot AI服務很快也將進入台灣,據微軟員工透露,今年9月之後,微軟Copilot AI服務除了可能在個人用的Office 365軟體上現身,還會結合企業用的Dynamics 365服務。微軟總經理卞志祥表示,微軟建立從端到雲的整個生態系,從終端資料的蒐集,儲存、管理、分析,最後提供AI智慧服務,搭建平台後,就需要應用開發者提供服務。由此可以明顯看出,微軟免費提供OPENAI服務只是起手式,廣建合作夥伴,進攻企業市場才是接下來的重點。

《財訊》報導指出,6月15日,思科也宣布推出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例如,幫錯過會議的參與者自動提供會議摘要,甚至自動記錄執行項目和負責人;如果將生成式AI用在客服中心,客服專員還可以在跟客戶討論問題前,得到人工智慧產生的摘要,分析客戶過去反映的問題狀況,等於為每個客服專員配置專屬AI虛擬助手。

更重要的是,AI已開始從生成文字進化為能自動生成影片。最具代表性的是Runway公司所推出的Gen-2開放免費試用,這家公司讓全世界使用者驚豔之處在於,要拍攝一段影片,不再需要架設燈光、聘請演員,有更多的方法可以創造一段影片,你如果打一段文字,「午後陽光照進紐約公寓的片段」或是「用電影視角拍上海外灘」,就會出現這樣的場景。

甚至可以用影片產生影片,例如,你想拍黑人警探走在台北街頭,不需要請黑人演員,只要拍自己在台北街頭演出的畫面,再交給GEN-2處理,就可以把影片中的自己變成黑人警探;同樣的道理,要變猩猩、變歐洲貴族,或是輸入一張照片再創造出一段短片,也都沒有問題。

根據《財訊》報導,人工智慧也正在進入終端裝置,英華達總經理何代水透露,他們為谷歌代工的會議系統,「內建谷歌的TPU(張量處理器)」,這項裝置可以學習辨認說話者的聲音,然後過濾其他雜音,甚至能在嘈雜如卡啦OK的環境中運作,他們測試的標準是在5公尺範圍內AI都能準確運作。

智慧錄音筆 翻譯多國語言

《財訊》報導指出,今年,一家歐洲大廠更即將推出智慧錄音筆,這種錄音筆不但可以邊錄音邊產生逐字稿,還可以學習辨認說話的人是誰,用AI分辨背景噪音,還可以處理24種不同語言的翻譯。

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終端裝置擁有人工智慧功能,IC設計大廠高通在今年COMPUTEX演講中就指出,「未來你不需要懂AI,AI會懂得你,」高通認為混合終端和雲端的「混合式AI」將成為主流。要讓AI真正流行,使用者會希望在自己擁有的裝置上使用AI功能,高通明年推出的Snapdragon(驍龍)處理器,會先在PC處理器平台上加入可以執行100億參數的人工智慧模型功能,今年2月,高通更宣布,可在其最新Snapdragon 8 gen2手機平台上,可執行Stable Difussion程式,用AI畫出穿著盔甲的貓。

隨著AI影響力逐步擴大,從晶片、設備到服務正在全面升級,一個新的科技世界正在展開。…(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88期)

延伸閱讀:

不只跌破現增價,大股東也減碼…藥華藥股價腰斬 還有3大隱憂!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台灣科技太強大,各國競相洽談合作計畫

保勝掌握「關鍵技術」成大黑馬!兩年接任董座的她,如何扭轉這家全台最老字號的光學鏡頭廠?

飛鷹地產拚上苗栗第一品牌!這家成立僅5年的房仲新品牌,有什麼獨門經營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