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高達128億 保經代貢獻壽險新約保費 創高

5月傳統保經代貢獻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高達128億元、創史上新高,前五月壽險新契約保費年增12%,傳統保經代通路年增27%,超越銀行通路及壽險業務員的年增各18%及1%。圖/本報資料照片
5月傳統保經代貢獻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高達128億元、創史上新高,前五月壽險新契約保費年增12%,傳統保經代通路年增27%,超越銀行通路及壽險業務員的年增各18%及1%。圖/本報資料照片

高利率讓銀行通路改賣美債,傳統保經代異軍突起,5月傳統保經代貢獻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高達128億元、創史上新高,前五月壽險新契約保費年增12%,傳統保經代通路年增27%,超越銀行通路及壽險業務員的年增各18%及1%,且保經代通路新契約保費的占比,從以前7%~9%一舉拉升到19%,凸顯保經代是今年壽險業績成長關鍵。

過去有自家業務員的壽險公司,多半不走傳統保經代通路,主要是外商壽險在台業務員少,大多依賴保經代通路。但近年情況改變,因美債殖利率或美元定存利率相對吸引人,銀行通路去年開始賣保單縮手,壽險業自家業務員大軍培養需要時間與成本,使得不少國內壽險轉向加強與傳統保經代通路合作。

保經代通路前五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538億元,較去年同期422億元、年增高達27%,前五個月有4個月賣破百億元,尤其5月賣128億元的史上單月新高,貢獻壽險新契約保費占比從過往不到1成,5月已拉高到近2成的19%;前五月傳統保經代主要銷售投資型保單、近319億元,賣贏銀行通路。

銀行通路去年縮手,今年保單銷售開始回溫,5月賣264億元、年增18%,前五月銷售1,228億元,較去年同期1,037億元、年增18%。但與壽險業務員與傳統保經代不同,銀行通路今年銷售主力多放在分紅保單、利變型保單等傳統型保單銷售,5月個人壽險賣逾200億元、前五月賣942億元,賣贏傳統保經代與壽險業務員。

壽險業務大軍持續維持穩健業績,5月銷售280億元,但較去年同期小幅衰退7%,前五月銷售1,298億元、微幅年增1%,前五月主力在投資型保單與意外、健康險銷售,投資型銷售478億元,意外、健康險也賣151億元,皆賣贏銀行與傳統保經代;但因銀行通路賣保單今年回溫,貢獻壽險新契約保費回到39%,已接近壽險業務大軍的41%。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鋼內銷價 傾向開平低盤
全台73個行政區 房價年漲逾一成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