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基金、ETF 抱穩等退休

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做好退休理財規劃,投信法人指出,投資人可依照自身的風險屬性、年齡、投入金額等面向進行評估,進而挑選出適合自己的基金商品。對於擔憂市場波動的投資人,可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參與市場行情。

如果只能買一檔基金為退休做準備,中信投信指出,隨著人工智慧浪潮來襲,被廣泛運用到金融、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為科技區塊帶來長期的發展基礎,AI題材長線趨勢看俏,因此投資人可藉由股債性質兼具的多重資產型基金,為自己打造資本利得的空間。

假設上班族每月定期定額2萬元存中國信託科技趨勢多重資產基金,若以該檔基金成立以來回測來看,也就是假設自2021年12月至2024年5月起每月最後一營業日持續自動扣款,至今報酬有22%,因此定期定額布局在科技相關的多重資產型基金,長期下來有望累積優渥的退休金。

新光投信建議,投資人可以透過流量型ETF與存量型ETF兩種,進行中長期退休金投資規劃,存量型ETF就是市值型ETF、半導體ETF、科技型ETF;流量型ETF則是指高股息ETF、債券ETF。如果只能買一檔基金為退休做準備,新光投信推薦「新光全球債券基金」,主要理由是:美5月CPI雙低於預期,通膨回落大降溫、聯準會宣布利率再次按兵不動,但點陣圖預估今年內降息1次的可能性偏高,建議投資人宜持續鎖定「中長天期」的投資等級債券。

新光投信指出,因為這類債券受到利率變動影響較小、債券價格所承受的波動風險,又相對長天期債券低,加上中長天期投資等級債券,未來受惠於降息的幅度又大於短期債券,特別是投資組合平均信評集中於BBB級別的,可以兼顧債券收益與信用品質,適合在現階段Fed利率按兵不動情境,作為分批進場布局最佳時機。

安聯投信表示,挑對策略、資產配置與所選市場是否位在向上趨勢,都是關鍵。「尋找收益」是重要投資主軸,建議選擇「多重資產」,強化投資組合的追漲抗跌基因;同時瞄準具長期成長趨勢的成長市場,讓自己的資產穩健成長。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經濟重啟 Nike財報超預期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
大宇資業外補 11月每股賺13.4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