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股大賺 六大壽險 前五月資本利得近2,000億

南山人壽11日公布5月稅後淨利5.65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賺破200億、達201.17億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南山人壽11日公布5月稅後淨利5.65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賺破200億、達201.17億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股5月站上21,000點,六大壽險趁機賣股實現獲利,合計六家公司4月實現股債資本利得近480億元,創2022年1月之後的單月新高,前五月六大壽險已有近2,000億元資本利得「落袋」,推升六家公司稅後獲利近1,230億元,年增近12.5倍。

南山人壽11日公布5月稅後純益5.65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賺破200億、達201.17億元,在六大中排名第三,前五月以國泰人壽稅後賺393.2億元居冠,富邦人壽以378.7億元緊追在後,第四名是台灣人壽111.36億元,凱基人壽有85億元,新光人壽則賺60.5億元,六大壽險全數獲利。

5月新台幣升值0.37%,壽險業坦言「有比較辛苦」,加上避險工具仍貴,六大壽險公司5月淨匯兌成本逾300億元,是半年來單月新高,六家公司共收回122億元的外匯準備金,沖抵新台幣升值造成的兌換損失。

前四月新台幣兌美元趨貶,六大壽險都還有兌換利益,5月則有損失,各家趁台股站上21,000點,實現股票資本利得;前五月台股上漲逾18%,握有不少權值股、電信及科技股的六大壽險公司,亦趁機實現近2,000億元的資本利得,5月底帳上也還有股票未實現利益,6月還有支撐。

六大壽險多已表示,今年股票投資採總回報率來看,即股票資本利得與股利合計要最大化,即未必要等領現金股利,會考慮股價若已漲多,領股利可能跌掉股價,就會先賣出股票,再伺機回補,因此今年第三季現金股利收入,可能會比去年略低。

六大壽險實現資本利得的單月新高,是在2022年1月,當月估計有逾600億元的資本利得,主要是當時台股站上18,000點,且債市也是多頭,壽險業手中股債都值錢,一個月靠賣股債就有600億元的投資資本利得,今年則是3月及5月各有400億~500億元之間的資本利得,且9成以上是股票,債券幾乎很少利得。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工商社論》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
大成:黃小玉價格回不去了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