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豪專欄-政策逆風漸退 多重資產策略聚焦主流趨勢

繼瑞士央行和加拿大央行宣布降息後,歐洲央行(ECB)暌違五年跟進降息1碼,存款利率從4%下調至3.75%。歐洲央行聲明指出,從2022年7月到2023年9月,為控制通膨,歐洲央行經歷一段升息周期,隨著通膨率有望回到2%目標,決定下調利率。緊接著,6月中旬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基準利率維持在5.25%至5.5%目標區間,連續七次按兵不動,符合市場預期。

回顧今年來,全球主要央行、尤其是美國聯準會利率政策方向、何時降息與步調,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另方面歐洲央行6月率先美國降息,聯準會和其他央行則是暫時保持觀望,並奉行「視數據而定(data-dependent)」的政策。

不過,在利率展望之外,還有許多訊號值得注意,這些也可能為投資人提供機會。其中對投資人來說,歐洲「舊大陸」也變得更有意思,例如歐洲央行提前降息,歐元區可能因此受惠。此外,多數國家看來已相繼度過周期性谷底,尤其是信心指標和領先指標再次恢復正向,出口商很高興看到外銷訂單觸底回升。

歐洲選舉也將吸引一些關注,雖然選舉對市場短期影響可能有限,但財政規範及競爭和貿易政策將決定較長期的局面。英國大選意外提前,將於7月初舉行。英國國內投資人對政權可能易手似乎相當冷靜。此情勢可能讓英國自脫歐來一直讓英國資產承壓的政治風險溢酬有所縮減。

中國大陸正加強力度處理持續己久的房地產問題,尤其是要減少未售出和一些未完工的房屋。這就是為何官方放寬與購買房產有關法規,並降低房貸利率以吸引新買家。

廣告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將利用多種途徑向開發商購入住房,而中央為此向地方提供財政支持,此類行動可能動用相當於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約4%資金,加上支持股市措施,均有望挹注香港和上海股市新活力。

銅價創出歷史新高,主要是中期供給預期將有限,以及電氣化趨勢導致需求結構性增加,大陸和其他一些國家經濟數據也有所改善,其他工業金屬價格亦呈現上漲,這些通常意味著全球經濟健康成長標誌。

展望後市,當前環境特徵是經濟成長強勁、利率前景不確定,資金快速輪動。由此看來,資產配置課題就變得更為重要。

首先在股市部分,只要降息次數減少或降息延後是因需求健康如美國,或經濟成長回升如大陸和歐洲,股市就有望獲得支撐。通膨頑固及經濟成長平緩則可能較為不利,但這種情況看來暫時不大可能發生。

其次,經濟成長擴散到美國以外地區將為強勢股市奠定更廣泛基礎。先前被忽視的市場如大陸股市或英國富時100指數,最近開始迎頭趕上。再從類股角度看也是這樣。基礎更廣泛的成長,或許是受歐洲或亞洲製造業訂單增加支持,將降低市場對美國科技業的依賴。

隨著利率政策的逆風逐漸淡去,市場焦點有望重新轉向企業獲利和受益基本面韌性領域,但考量政策步調仍具有不確定性,在多頭行情延續可期的情況下,複合資產應對震盪複核資產做為核心部位掌握收益,再搭配多重資產布局主流趨勢領域,一方面降低潛在震盪,也有助掌握輪動行情。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基金定期定額 出現品牌效應
明年電視面板出貨估減3%
大啖低軌衛星通訊元件訂單 昇達科11月每股賺0.3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