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多重因素利多黃金 金價有望上攻3000美元

根據美國銀行的分析,未來 12 至 18 個月內,金價可能飆升至每盎司 3000 美元。

美銀大宗商品策略師 Michael Widmer 表示,投資需求增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聯準會降息和央行購買等多種因素,可能會增強黃金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他指出,2023 年,投資人對黃金的需求顯著回升,私人金條囤積和央行收購分別占購買量的 49% 和 43%。不過,黃金 ETF 的管理資產有所下降,從而抑制了整體需求成長。

Widmer 表示:投資資金流入由實體黃金支持的 ETF,以及倫敦金銀市場協會 (LBMA) 交易量的回升,將是黃金「令人鼓舞的第一個信號」。

美國銀行還預測,如果聯準會降息且美元在 2024 年下半年和 2025 年走軟,投資人買盤將推動金價走高。

Widmer 表示,「2024 年第一季非商業購買量增長了約 3%,足以支持 2,200 美元的平均價格。但是如果進一步上升,黃金可能達到 3000 美元。」

此外,Widmer 認為,「對美元在全球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和美國貨幣健康狀況的擔憂」可能對黃金有利。 「這應促使更多的央行購買黃金,並可能吸引私人投資者的興趣。」

世界黃金協會 (WGC) 最新的央行調查顯示,貨幣當局對黃金的興趣持續存在。 2023 年,各國央行增加了 1037 噸黃金,這是繼 2022 年高峰 1082 噸之後,有史以來的第二高年度購買量。

調查顯示,29% 的央行受訪者計畫在明年增加黃金儲備,這是自 2018 年調查啟動以來的最高比例。

廣告

此外,83% 的央行持有黃金作為其國際儲備的一部分,其中 88% 的央行將其視為長期價值儲存和通膨避險,其次是「危機時期的表現」,占 82%。

Widmer 指出:「雖然各個央行持有黃金的動機可能有所不同,但許多儲備投資組合有一個共同點:美元的份額一直在下降,而黃金持有量卻在增加。」

自 2023 年 1 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 (PBoC) 實現了外匯存底多元化,並增加了黃金持有量 800 萬盎司(相當於 510 億美元)。此舉將黃金占中國總儲備的比例,從 2022 年 12 月的 3.5%,提高到 2024 年 4 月的 4.9%。

同時,中國持有的美國公債在過去一年暴跌 1020 億美元,於 2024 年 3 月,達到 25 年來的最低點 7670 億美元。

更多鉅亨報導
金價觸及2440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領漲金屬市場
專家:由油金價格走勢判斷 未來一年美國通膨可能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