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榮:資安是總體金融穩定的戰略關鍵

全球網路攻擊出現於各產業的現象。資料來源/IMF 2024 APR《全球金融穩定報告》
全球網路攻擊出現於各產業的現象。資料來源/IMF 2024 APR《全球金融穩定報告》

AI應用與產業AI化近期喊的震天價響,台灣金融研訓院研究發現,金融領域存在著系統性緊密脈絡,對資安的標準和要求超越製造業和服務業,來自AI 一個很小的決定在金融領域會很快出現從眾效果,就可能造成市場傾斜,資安風險的感染也更快速。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蘇建榮指出,總統賴清德數度公開提及,金融安全即是國家安全,國家必須著眼於金融資安的強化。換言之,金融資安已是國家安全戰略的一環。國內金融業目前正值數位轉型的關鍵時刻,金融數位化、金融科技創新 與AI的蓬勃發展,以及地緣政治衝突帶來的資安威脅,金融業的網路曝險程度更甚以往。

蘇建榮提醒,在金融數位化加深的情勢下,金融業已是高度網路曝險的行業,IMF搜集的國際通報網路資安事件中,有20%對金融業造成影響,其中又以銀行業為網路攻擊的首要目標。

「積極強化金融業資安防護力」,蘇建榮強調,擁抱AI的效率化,更要確保金融系統營運不中斷,提供民眾安心交易環境。

IMF第一副總裁Gita Gopinath在正式文件中,亦表達了AI破壞金融市場完整性的擔憂。今年來IMF持續彙整全球經濟學界就AI帶來經濟衝擊的研究成果,提醒各國政府應有所防備,及早在規劃相關法規。如英格蘭銀行、OECD及學者Danielsson,Uthemann指出,AI演算法最終會在不同的公司採用類似的策略,從而放大羊群行為;或提供不可靠、不道德或非法的財務建議。

IMF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以專章解析,數位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網絡攻擊事件愈來愈影響宏觀金融穩定,金融體系頻繁接觸敏感數據、高度集中以及緊密關聯,網攻對金融部門帶來極為嚴重的威脅。且鑒於網絡攻擊的全球性和系統性影響,跨境協調至關重要,各國政府應實施網絡安全戰略,同時建立有效的監管能力,並與各經濟體保有網絡互動。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00878、00919配息、股價都很會漲 老手長抱多年、殖利率甜逾12%:「若無必要,不隨便賣」
00918含輝量高 適合價差、股息兩頭賺? 投資講師戳破3迷思 「此時」高股息別亂賣
華為太猛了!躍升全球摺疊手機霸主 三星銷量慘被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