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隱藏性失業如此重要,豈可停編?
耶誕節次日,主計總處發布一則公告,自明年起每月公布的失業調查,會增加勞動力低度運用指標,以讓我們可以進行國際比較,但公告接著寫:「目前公布的廣義失業率、想工作而未找工作、因經濟因素致周工時未滿35小時者,這三項指標將停止發布。」
這個公告讓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我們又可以了解人力低度運用的情況,之所以說「又」,是因為二十年前也有這項統計,後來官方認為低度運用難有客觀標準,遂停止發布,如今參考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定義恢復公布,自然是一件好事。
但是,增加一項新統計,卻廢掉了三項既有的統計,這項統計改版可謂得不償失。何以這麼說?眾所周知,一項統計的價值在於它有時間數列可供對照,如今所想廢的統計,遠自1978年編列至今已有47年之久,其價值之重要不言可喻。就以「想工作而未找工作」這一項,通稱為「隱藏性失業」,這項統計陪台灣走過二次石油危機、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也讓我們了解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沫、台商外移、金融海嘯時期勞動市場的真相,一旦停止發布,過去這47年的資料就定格在2024年,日後只能供歷史憑弔,而在沒有資料銜接下,將使得我們失去判斷勞動市場的座標。
新的指標雖有其好處,然而沒有四十年的時間數列對照,意義不大,得等一、二十年累積足夠時間數列之後,才有助於我們判斷勞動市場,由此可知,這一次失業統計的改版,果真付諸實行,其失遠過於其得,是勞動統計的莫大損失。
隱藏性失業是「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他們多數是找了數月的工作,找累了休息不找,因此由失業改列非勞動力,每逢景氣步入衰退或產業結構變化,隱藏性失業總是劇烈波動,1995年升破10萬人曾引起政府關注,2001年由於網路泡沫升至20萬,隨後製造業外移,產業結構改變,2003年升破25萬,這說明我們尋常看到的失業率會低估失業情勢,「隱藏性失業」恰可以校正執政當局對失業情勢的理解。
這又涉及另一個公告要廢掉的指標「廣義失業率」,所謂廣義就是把隱藏性失業改列失業人口,以前述舉例的2003年而言,失業率是4.99%,廣義失業率仍高達7.11%,看到前者會認為情勢穩定了,見到後者就明白人民還在水深火熱之中。其實,有了隱藏性失業就可以編出廣義失業率,如果續編隱藏性失業,兩項指標都毋需廢。
編這項指標有這麼困難嗎?一點也不難,事實上,隱藏性失業只是非勞動力的五項原因之一,對於受訪家庭只是在問卷上勾與不勾而已,彈指之間即可完成,何困難之有?至於資料匯整,同樣不費吹灰之力,並不會增加工作量,何以要廢掉這麼重要的指標,實在令人費解。
這項失業統計改版預計於明年元月實施,如果為了增加一項新指標,而廢掉「隱藏性失業」這個已有47年歷史的指標,那將是人力資源統計的巨大損失,盼望主計總處深思,重新公告,則失業統計的完整性仍可挽回,否則,造成日後統計資料的漏失,則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