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GDP增長 讓民眾有感嗎?

國內主計總處一月底表示,去年第四季全球需求高於預期,帶動出口增加,概估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點八八,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六點二八,創較原預期六點○九上修○點一九個百分點,也創下自二○一一年以來、近十一年的新高紀錄,總統蔡英文在今年元旦談話時也表示,去年台灣每人GDP,首次超過三萬美元,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預測,台灣將在明年重返全球前二十大經濟體,GDP成長是美事一件,但對一般老百姓來說,真的有感嗎?

許多人經常嘲笑過去中國大陸的數據灌水,其實回頭看看我們自己,經濟果實的含金量似乎也沒有想像中扎實飽滿,據了解台灣GDP是參照聯合國訂定的國民經濟會計制度(SNA)編算,歷來共有好幾個版本,每次改版定義不同,呈現的數字都會隨之變化,歷史資料也須配合調整;而歷史發展至今,全球幾乎所有主要的政府與國際組織,莫不以該指標作為衡量經濟表現最重要,可能也是唯一的依據,既然測量有了標準,那對內為了對國民有所交代,彰顯政府有努力拚經濟,對外為了「保有競爭力」,實則為了面子、保住在OCED,G20等富國俱樂部中的席位,各國政府莫不積極以各種手段,盼GDP一年比一年好,但經濟成長不是不好,而是若以狹隘思維去看待,甚至是以錯誤的方式去操作,很多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譬如政府若只以GDP作為終極目標,就很可能因為只計算最終的產值,而忽略了「值」、僅僅顧及到「量」。

此外,除了經濟成長與匯率升貶,人口變化當然也是影響人均GDP的重要因素,經濟成長必須高於人口增加的速度,人均GDP才能扶搖直上,如今台灣面臨「人口負成長」,未來可能因此推升人均GDP,長此以往卻並非好事,此外,以政府支出來看,花越多錢,當然造就的GDP數字會越高,例如過去戲稱的「蚊子館」,而這些大興土木加上取得土地的成本,也通通併入當年度的GDP了。

而「台灣人均GDP突破三萬美元」就像是句魔咒,包括擔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前總統馬英九,當年都曾喊得震天價響,終究是如夢一場,甚至因此淪為眾人笑柄,至於暌違多年,眼看這個目標就要實現了,但無論數字如何跳動,似乎都比不上自身感受來得直接,市井小民的生活有沒有變得更好,相信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