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子法現雜音 傳產碳費從零起徵 業界疑慮大

依預告子法碳費起徵標準2.5萬噸,但鋼鐵等傳統製造業不能適用2.5萬噸扣除額,必須從零課徵。圖/本報資料照片
依預告子法碳費起徵標準2.5萬噸,但鋼鐵等傳統製造業不能適用2.5萬噸扣除額,必須從零課徵。圖/本報資料照片

環境部碳費課徵3子法4月底預告,預計6月底結束,據悉,產業界出現雜音,其中碳費2.5萬噸起徵標準,環境部預告草案僅同意半導體、電子零組件可以有2.5萬噸扣除額,但水泥、鋼鐵等傳統製造業卻沒有,經濟部正極力和環境部溝通,盼消弭國內同業間不公平競爭因素。

依預告子法碳費起徵標準2.5萬噸,除半導體和電子零組件等非高碳洩漏風險事業,可獲2.5萬噸扣除額外,高碳洩漏風險事業如石化、水泥、鋼鐵等,不能適用2.5萬噸扣除額,必須從零課徵,如此對同行業排碳2.6萬噸和2.4萬噸的人,待遇大不同,產業界疑慮很大,經濟部擬積極爭取消弭同業間不公平競爭因素,尚待跨部會形成共識。

知情人士說,對水泥、鋼鐵等高碳洩露風險產業,歐洲、日本、韓國、英國等不論課碳費或碳稅,至少給予8~9成、甚至百分之百免課額度,但台灣只同意訂高碳洩露風險係數,給予一定免繳額度;而風險係數不能訂太高,讓業者原本有盈餘獲利,拿去繳碳費後淨值反為負值,企業將會生存不下去,甚至面臨關廠。

知情人士指出,碳費費率的訂定涉及配套遊戲規則,費率若訂高,係數就要訂的低,例如高碳風險係數值為0.2,等於打2折,排碳100噸只需繳20噸,倘若費率每噸300元,係數0.2等於繳60元,後面自主減量後優惠費率再打6折等於繳36元;倘若費率訂100元,碳洩露風險係數訂0.5,優惠費率打5折,至少要繳50元。據悉,環境部針對子法和企業界溝通二次,但尚未形成共識。

此外,自主減量涉及技術性問題有待釐清。知情人士說,碳捕捉和碳封存技術,國際上尚未成熟,而鋼鐵業燒氫氣也僅在實驗階段。要訂定已商業化且可行技術,才能提高減碳動力。另專家認為可要求鍋爐燃料採天然氣,官員說並不可行,很多地方沒有LNG接收站,燃料應有彈性選擇。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兆豐銀籌組志強-KY 2.5億美元聯貸
邁斯科生醫 獲日商投資合作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