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談碳費 沙盤推演兩衝擊

環境部力拚碳定價10月底前完成,經濟部依據不同情境進行對經濟、物價及產業的衝擊與影響推估結果,將對國內生產毛額(GDP)造成0.16~0.8%的減損,並推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0.06~0.3%,其中,石化、水泥與鋼鐵等恐會淪為「脆弱」產業。

此外,由於每個產業條件不同,在沒有對進口產品課徵碳費下,若碳費徵收300元,部分水泥、鋼鐵等業者恐將由盈轉虧,若徵收500元,石化、基本化學材料等製造業都將加入「脆弱」產業之列。

環境部定於7月5日召開第四次「碳費審議委員會」,議案只有一項為「不同費率情境之減量成效及衝擊影響評估」。環境部表示,屆時會提出不同費率情境之衝擊影響評估,包含受影響產業、總體經濟影響及CPI等資料。

在環境部提出資料前,經濟部先就環境部公告最新溫室氣體盤查資料,並以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並減免可扣除2.5萬公噸等產業得出總計碳放量約137百萬噸為基準,並以碳費徵收100元、300元、500元為不同情境進行影響分析與推估。

經濟部強調,這項分析只是為瞭解對經濟、產業衝擊所做初步推估,最終還是要以環境部2024年的排碳量為準。據經濟部初步推估,不同情境的費率,產業將負擔約137億元~685億元,對總體經濟面而言,對GDP約減損0.16~0.8%,CPI則增加0.06~0.3%。

對產業衝擊方面,經濟部指出,由於每個產業條件不同,同時在沒有對進口產品課徵碳費下,若碳費徵收300元,部分水泥、鋼鐵等業者恐將由盈轉虧,成為「脆弱」產業,若徵收500元,石化、基本化學材料等製造業也都將加入「脆弱」產業的行列。

廣告

經濟部因此站在產業主關機關立場,提出兩點建議:一、碳費費率不應該高過與我競爭對手國、且起徵價由低至高循序調升。台灣為出口導向國家,碳費應考量跨國公平性,確保廠商單位產品負擔碳成本與競爭國一致。

二、指定目標與優惠費率要合理。經濟部直言,例如,給予大幅度的優惠費率,但指定目標高到沒有業者能達標,形同虛設,看的到吃不到。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亞太電開新局 遠傳扮靠山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
聯茂需求喊燒 2022季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