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兩大迷思
「失控的腦部神經,ADHD孩子不是故意的!」即將升國小三年級的小庭(化名),媽媽表示孩子從小便被不同老師說過上課坐不住,一直跟同學聊天,常打斷老師說話,甚至直接起身走出教室,回家功課常寫不完,也常忘記帶聯絡簿跟課本,每天提醒還是丟三落四,大家都覺得他是故意調皮搗蛋,近半年更常與同學起衝突打架,爸媽時常接到老師電話,疲於奔命。
另一名六年級女童安安(化名),從幼稚園開始,父母就注意到孩子容易發呆恍神,因為還能安靜上課跟寫作業,所以便不以為意,隨著課業困難度增加,孩子恍神的狀況越發明顯,不記得上課教了什麼,功課無法準時完成,時常心不在焉,座位也相當雜亂,父母一再提醒還是依然故我,隨著年級增加,課業開始逐漸跟不上,安安的學習成就感低落,漸漸地排斥上學。
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夢涵說,ADHD依症狀可以分成三類型態:「注意力不足型」、「過動/衝動型」,以及「混合型」,其中又以混合型最常見。一個典型的個案,一位9歲男童到門診作初次評估,醫師會一邊詢問家長孩子的狀況,同時觀察孩子的臨床行為,ADHD的孩子容易有以下表現,譬如:不管旁人在說什麼、好奇空間的擺設、容易被診間外的聲音吸引、無法安穩坐在椅子上、旋轉椅子、爬上診療床、突然開門,可以觀察到孩子在短暫的時間內已經明顯待不住,更何況是長時間的課堂上,或是更容易分心的場景。
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夢涵表示,上述的行為表現,經由在校老師的觀察,建議父母帶孩子尋求專業醫療診斷,經醫師詢問詳細病史、成長史、在家及在校的學習表現、臨床行為觀察,及心理衡鑑等評估,通過標準才能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在台灣的盛行率約7.5%,男生又比女生多3-5倍,然而,接受診斷及適當治療的孩子平均只有25%。傳統上對精神科(小兒心智科)仍存有刻板印象或擔心被標籤化。以下兩種常見迷思,建議進一步與醫師討論溝通。
|迷思一:「小孩本來就比較頑皮,長大就好了,為什麼要治療?」、「ADHD是家長管教不當、家長太溺愛小孩了?」
張夢涵醫師解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神經發展疾患,並非孩子故意造成的行為問題,源自腦部前額葉及皮質下腦區功能異常,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其分泌量比一般同年紀的人偏低。症狀從學齡前即開始,可能持續到學齡孩童、青少年、以及成人時期,也容易有其他共病,例如:學習障礙、焦慮症、憂鬱症、對立反抗症等。
雖然隨著年紀增長、腦部逐漸發育成熟,孩童過動症狀會稍改善,但注意力不足、情緒衝動還是可能殘存,直至成人期約有三分之二仍有部分症狀,在學習黃金階段若未介入治療,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學習成就低落、低自尊、人際挫折、易出意外,甚至衍生對立反抗行為、青少年時期可能出現逃學逃家、憂鬱傾向、酒精或毒品濫用問題。此一疾患長大並不會自己好,也並非管教不當,而是需要早期發現,及早介入並長期治療,對孩童長遠的未來才有較為正向的發展。
|迷思二:「ADHD的藥物是鎮靜劑,孩子吃了會變呆?」、「藥物是類似安非他命的毒品,吃了會上癮?」、「藥物會傷害孩子大腦,阻礙成長?」
張夢涵醫師補充用藥迷思,ADHD的治療,主要分成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目前學齡前階段(4~6歲),能夠先用行為治療,進入學齡階段後(上小學),若症狀仍明顯,或對行為治療效果有限,則會開始建議用藥,規則服藥約一個月能有明顯改善。
臺灣目前核准的用藥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為中樞神經活化劑(Methylphenidate, MPH),第二類為選擇性正腎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劑(Atomoxetine)。兩類藥物透過調控腦內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的活躍,來增進專注力和衝動控制的能力,其成分並非安非他命,也非鎮靜劑,作用機轉更是不相同,在正確醫囑下服藥,不會有成癮的問題。至於用藥的選擇、劑量、可能的副作用,建議經醫師評估並充分溝通後,討論出最適合的個別化治療方式。
|如何分辨頑皮還是ADHD症狀?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守則」的診斷標準,其下表「注意力不足」和「過動及易衝動」,分別在9項指標中符合6項,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症狀出現在12歲以前,就有可能符合ADHD症狀。
一、注意力不足
在課堂或活動時不易維持注意力。
常常粗心不易注意細節。
常常看起來不易專心聽別人正對他說的話。
經常有困難把事情或功課做完。(不能完成的原因不是因為對事情或功課不理解的緣故)
常常難以規劃工作及活動。
時常逃避、不喜歡或排斥需全神貫注的事。(例如:寫作業)
常常遺失東西或遺忘事物。(例如:學校作業、課本或文具等)
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對日常生活的事物容易健忘。
二、過動及易衝動
經常手忙腳亂或坐時扭動不安無法坐好。
在課堂或其他需好好坐在座位上的場合,時常離開座位。
在不適當的場合經常過度地四處奔跑或攀爬。(在青少年或成人可能只僅限於自覺不能好好安靜下來)
經常有困難地安靜地遊玩或從事休閒活動。
常常會覺得有一股“想要動起來”的衝動。
常常很多話。
時常在他人問題未說完時便搶著回答。
在需要輪流或排隊等待時有困難。
時常打斷或打擾他人。(例如打斷別人玩遊戲)
張夢涵醫師也提醒,透過行為與藥物的治療,及早介入關懷,讓孩子專注力變好,跟上同齡學童的成長,關心孩子的成長軌跡,幫助他們建立與社會連結的自信與能力。同時,ADHD孩童的父母親也承受較大的教養壓力與旁人眼光,需給予心理支持及親職教養技巧,避免父母親過度負荷或衍生緊張的親子關係。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返鄉祭祖建議「分流」!宮廟繞境嚴禁未打3劑疫苗者參加
柯文哲:台灣不是房價太高 而是國民所得太低
中市YouBike 2.0建置 議員:原縣區不到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