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線‧上-太貼近市場 反而賺不到錢?

資金有限的散戶投資人與其每天「盯盤」、隨著行情追高殺低,反而將錯失大波段行情,不如看準標的、下好離手,「不要太貼近市場」,保持一點距離,更能產生美感,隨著時間累積長期息收與資本利得空間。圖/本報資料照片
資金有限的散戶投資人與其每天「盯盤」、隨著行情追高殺低,反而將錯失大波段行情,不如看準標的、下好離手,「不要太貼近市場」,保持一點距離,更能產生美感,隨著時間累積長期息收與資本利得空間。圖/本報資料照片

回顧2023年封關日台股收在17,930點,市場普遍認為波段漲幅已大,需提防今年第一、二季開始回測,各券商、投顧法人預期,指數今年高點落在萬九,喊上兩萬者已經是相當上緣,如今台股卻飆破23,000大關,難道是券商、投顧的研究員與操盤手專業人士「不貼近市場」嗎?但答案應該是「太貼近市場」了!

去年底喊上萬九的法人認為,台股會在今年第三、四季達標,換言之,專家們看第一、二季指數會先下去,沒想到今年開年後加權指數不斷步步高升,陸續又有投顧將指數高點上調至兩萬點,但台股在3月初傳統淡季就率先攻破預測值,因此又有大型券商將今年指數高點上調至22,000點,結果指數又再次突破法人預期。

台股至6月上旬攻破22,000點大關,機構預測高點不斷被內資力挺突破,指數在市場投資人眼中驚驚漲,也大軋放空、空手的投資人,多頭支撐指標的月線持續墊高接近21,800點,一甩台股「五窮六絕七上吊」的電子淡季歷史經驗,喜迎最旺6月,且市場如今普遍認為多頭格局將續航。

不過指數攻上兩萬大關後,市場「居高思危」意識增強、「見好就收」風氣盛行,許多短打部隊促使類股快速輪動,操作難度大增。統計近一個月各周的上市類股漲跌幅排名,可以發現前一、二周漲幅較大的類股,常在下周就忽然被提款,變成跌幅最深的前幾名族群,尤其在航運、營建、代表人工智慧(AI)的電腦及周邊設備、半導體等族群中,多屬於今年復甦力道強勁具基本面、未來具發展空間市場給予高本益比的族群,波動幅度更為明顯。

廣告

對於券商與造市商來說,頻繁交易「追高殺低」他們才能賺錢,但對投資人來說,「不動如山」在現階段類股輪動、資金快速進出的市場中,忍一時、退一步,方能賺進財富,即使面臨獲利了結、漲多回測,但投資標的沒錯,中長線價格仍然會隨著時間逐漸墊高。

在投資機構任職的高層說,有時候券商、投顧的研究員每天都緊盯行情卻「太過於貼近市場」,反而見樹不見林、沒有思考到「big picture」(大局)。因此資金有限的散戶投資人與其每天繃緊神經「盯盤」、隨著行情與資金轉向而追高殺低,反而將錯失大波段行情、影響投資節奏與心情,不如看準標的、下好離手,「不要太貼近市場」,保持一點距離,更能產生美感,隨著時間累積長期息收與資本利得空間。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
業者怨:打炒房變成打建商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