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抓住發展航空燃油契機
儘管國際旅遊市場需求強勁,我國航空公司營收成績亮眼,但是,航空燃油約占營運成本的3成左右,一旦航空燃油價格變貴,自會影響航空公司獲利,也會增加乘客與貨運業者負擔。加上自2027年起,國際民航將強制施行「國際航空業碳抵換及減量計畫」(CORSIA),據國際民航組織初估,若業者要反映減碳成本,包括購買航空永續燃油(SAF)添加到傳統化石燃料提煉的航空燃油中,乘客可能要支出比現在機票價格多2~3倍的費用,未來,出國旅遊簡直是「奢侈」。
既然添加SAF成本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如何獲取符合CORSIA的航空燃油,顯然對我國航空企業繼續立足國際至關重要,也會影響我國的進、出口國際貿易成本與競爭力。為確保飛安,國際民航組織於2023年才通過第一次SAF認證,分別由ECOCHEM、Neste和WorldEnergy在中國、荷蘭和美國生產,但總產量僅1,542噸。經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統計,2024年全球SAF產量才約百萬噸。
正因SAF生產速度緩慢,遠遠無法應付全球航空市場需求,國際民航組織目前認定符合CORSIA的航空燃油除了SAF,還有「低碳航空燃油」(LCAF)及其他航空清潔燃油,作為SAF的補充措施,以助於達成在2023年與SAF共同作用下,減少5%航空溫室氣體排放。相對於SAF,LCAF的原料來源與生產技術門檻,適合我國企業致力發展。
根據航空器製造商空中巴士彙整,自非化石燃油轉換成航空永續燃油的過程中,主要有三條轉化路徑:立基於脂肪加氫處理(HEFA)、糖轉化為酒精發酵(ATJ)和藉由“氣化/費托”製程,將一氧化碳氣體和氫氣的混合物轉變為液態碳氫化合物(如汽油或煤油)等。立基於脂肪加氫處理(HEFA)取得永續航空燃油的例子,就像透過氫化反應將廢食用油純化、與甲醇反應等程序後做成生質柴油,相較於自石油提煉傳統柴油,能減少90%溫室氣體排放。國內新聞不乏有業者打造收集廢食用油供應鏈,出售給有能力、有資格生產航空燃油的廠商,例如芬蘭石油公司奈斯特(Neste)提煉SAF;亦有倡議提煉藻油交給煉油廠提煉航空燃油的新聞。可見我國業者也磨刀霍霍,期盼抓住發展CORSIA航空燃油的商機。
不過,空有低碳航空燃油生產技術仍無法滿足CORSIA航空燃油的條件,生產商需要先獲得ASTM D1655認證(進行技術認證流程的教育和支援),且參國際民航組織認可中國、荷蘭和美國的第一批SAF的流程,須先獲得國際永續性與碳認證(ISCC)和永續生物材料圓桌會議(RSB)的認證,再經過國際民航組織認可之會員國認證機構核認後,提交給國際民航組織內之機構,如技術諮詢機構審核是否符合各項國際標準,層層審核後,再交給理事會的會員國審核通過,始能符合CORSIA的航空燃油條件。
在過去,受限於我國的國際地位,要取得國際組織認可有其困難。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通過巴黎協議第6.4條修訂,為非聯合國會員國的企業打造跨國合作,進行自願減碳專案以進行碳抵消的機會,如能好好把握與國外企業共同合作的機緣,有助於我國企業尋求接軌國際的機會。此外,國際民航組織於2024年8月20日至21日會議中,亦討論一個針對航空業者使用符合CORSIA航空燃油降低碳排放,亦可減低透過CORSIA抵減機制的特別登錄機制(CFCR),航空企業因此使用符合CORSIA航空燃油進行碳抵減,有可能以其自己名義為之。從而,現已有許多國家與不限於航空之企業,正積極研議與生產符合CORSIA燃油。
簡言之,雖通過國際民航組織的審核機制是有挑戰,但這些機制很透明,我國企業要抓住此一商機,首先在企業內部要秉棄閉門造車心態,對外應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必可抓住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