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T型跨域人才成職場正夯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電力產業的人才過去集中在公部門,在青年學子的職業印象中,也似乎比較傳統。但在淨零排放、能源轉型、電業自由化趨勢帶動下,讓電力業成為不只是承載半導體等產業成長的護國基石,更變成深具潛力的高科技產業,衍生出需求面管理、新能源、儲能等新商機。企業為了搶食這塊大餅,急需優秀的「T型」跨域人才挹注,且不再只限於電機、機械、土木科系畢業生,包括資工、經濟統計、大數據分析、財經、傳播等科系學子同樣是企業鎖定的目標。

根據工研院2030年前瞻人才能力相關研究顯示,創能、儲能、輸能、提升能源效率、綠能創新等將是未來人才需求缺口,工作職缺也不再只限於傳統電廠工作,領域十分廣泛,包括綠領能源工程師,電能營運經理人、儲能系統整合工程師、電動車充電站規劃師等。想要投入這些工作,除了基礎的電力技術與知識外,更要具備不畏挑戰的特質、以及跨域專長能力,這種T型人才在進入職場時,將擁有更優渥的職場待遇與升遷機會,因此,學生們就學期間除了既有電力課程外,也可多方涉略如大數據分析、資通訊等知識,培養自己的跨域能力。

在培育電力人才機制上,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電業公司,會開設許多內部訓練課程,比如日立、奇異、西門子等企業,除了訓練自己員工之外,更對外提供客戶服務,培訓內容包含一般性訓練、客製化訓練、數位學習等。

綜觀臺灣電力人才培訓,除了原本學校教育以外,近年來企業也積極與學校共同推動產學合作培育,像是康舒科技與淡江大學合作開設電力電子就業學分學程,提供大四學子直接進入企業實習機會,增強就業競爭力。

廣告

為了整合資源培育更多電力菁英,工研院3年前就號召國內外10多家產學研成立「電網學校暨人才發展聯盟」,不限特定企業職員或學校學生,皆可參與專業電力課程或獎學金徵選,至今已有172位優秀電力新秀獲獎、頒發超過300萬元獎學金、課程時數總計超過1,000小時,難能可貴的是,已經有參與課程之學員,因此成功進入電力企業就職,發揮所長服務社會大眾。

此外,工研院也與臺灣大學合作設立「智慧電網與綠能領域專長」,號召大同公司、健格科技、捷熱能源、達德能源等業界一等一專家授課,讓學子能夠理論實務結合,今年9月正式上路。學生於在學期間修讀電力工程導論、電力電子概論、離岸風電工程概論及電腦網路概論4門課程共12學分,即能於畢業時申請智慧電網與綠能領域專長證書,作為未來職場面試時重要的加分參考依據;接續更將陸續於成功大學、中原大學、中山大學等各校積極推展,以培育更多優秀電力菁英。

人才的訓與用是一條綁在一起的鏈,學校端、職訓端、以及用人的產業端各有重要角色,必須連結緊密。當前面對淨零排放、能源轉型趨勢,電力產業將迎來一波新的商機浪潮,以及許多挑戰高薪的就業機會,想要站在浪峰上御浪而行,了解產業的脈動與變化,多方涉略,掌握自我在職場的勝負關鍵,成為電力領域炙手可熱的T型人才。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1檔投信買超 逆勢加碼
明年Q4龍潭廠正式啟動
台泥認購飛宏私募 攻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