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稱,生技產業利多齊發,成長力不容小覷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生技指數今年以來表現相對抗跌、跌幅11.7%,代表大盤的美國標普S&P500指數跌了19.9%,另代表科技股票的那斯達克指數跌幅達32.6%(彭博資訊,截至12/19日收盤)。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不論景氣如何,醫療活動為剛性需求,近2年又因疫情關係遞延且壓抑了原本需要被治療的慢性病,近期除了醫材類股題材火熱,企業併購利多再傳,也支撐類股成長,建議投資人不妨趁早逢回分批,或定期定額中長期介入布局。 富蘭克林華美生技基金經理人劉翠玲表示,近期莫德納(Moderna)在癌症疫苗應用上傳捷報。據了解,莫德納的mRNA疫苗與默克(Merck)的免疫療法藥物Keytruda組合,能有效降低被稱為黑色素瘤的皮膚癌患者死亡和復發機率。若此組合療法,在下一試驗階段也取得成果,意味莫德納的mRNA技術平台應用,可望從新冠疫苗擴展到其他領域,並幫助莫德納的營收來源更多元化,未來也能期待更多的mRNA治療藥物的問世,助攻生技產業與莫德納股價成長機會。

劉翠玲進一步說明,多家藥廠角逐罕見疾病製藥Horizon Therapeutics(HZNP),最終由安進(Amgen)以278億美金收購,創下今年生技醫療產業最大收購案。Horizon專注於罕見、自體免疫疾病藥物開發,其罕見疾病藥物中以兩大產品最為吸睛,分別為治療甲狀腺眼疾的Tepezza及治療痛風藥物Krystexxa,此外還有更多藥物開發計畫籌備中。

劉翠玲分析,由於罕見疾病藥物研發一旦成功即掌握獨佔優勢,根據FactSet分析師預計,這些藥物今年營收額36億美元,到2027年營收額有望高達58億美元。

根據外資券商統計,生技股票類於過去四次升息期間,平均漲幅18%,不僅如此;在景氣衰退期間,也相對其他類股表現抗跌。2022生技醫療產業不斷有新的合併案傳出,產業利多消息不斷,成長力道表現不容小覷;僅管今年全球股市受高通膨與美國聯準會鷹派升息的衝擊影響,整體表現不如預期,但針對生技產業由於去年就領先拉回,今年表現相對強漲抗跌。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為,生技醫療類股一直是最具剛性需求支撐的一群,目前生技類股多頭行情仍在,醫療保健產業中的生技製藥、醫療通路與服務等防禦性領域,2023年仍有望再次吸引資金進駐,包括: 生技族群持續受惠臨床數據成功解盲、新研發藥證獲准與大型企業併購中小型企業等相關利多題材,持續展現其創新趨勢與剛性需求特性,後勢仍可期待。

針對2023年生技產業展望,富蘭克林華美投信也認為,無論經濟景氣循環上行或下修,醫療服務與生技製藥類終究被全球市場龐大的需求追逐著跑,生技製藥類股更是利多加持,前景看俏;故建議不妨可透過「金循環」、「倍金數:兩千兩檔」等投資法做中長期的定期定額投資,以期贏得最佳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