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董事長 彭双浪 再造台灣面板產業新價值

友達董事長 彭双浪 再造台灣面板產業新價值
友達董事長 彭双浪 再造台灣面板產業新價值

文/楊喻斐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20年前,湯瑪斯.佛里曼的暢銷書《世界是平的》,解析了21世紀全球化的過程;如今,這個水平線正漸漸被打破。在面板產業上,友達董事長彭双浪也正帶領團隊轉型,精耕每一塊「細碎」的市場。

《世界是平的》描述了全球產業如何走向水平分工,讓消費者享受到低價、低通膨的產品。但彭双浪認為,受到疫情、戰爭以及地緣政治等影響,長鏈已經行不通了,友達絕對不適合再生產標準大量化的粗放型產品,而要轉向掌握細碎的市場。

台灣面板產業飽受中國、韓國同業競爭的故事,已是市場上耳熟能詳的話題。今年開始,將會有不一樣的故事出現。今年4月底,走進熱鬧的Touch Taiwan展,友達的攤位上,已看不到超巨大而華麗的無縫拼接顯示器,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擁有各種車用面板的展示車。

「2025年,友達將不再只是一家面板公司,而是一家顯示器系統整合商。」彭双浪重新定位公司的方向。2018年,彭双浪首次提出價值轉型的訴求,2020年再定調為雙軸轉型,也就是「Go Premium、Go vertical」(追求高附加價值、深化垂直整合應用)。

2012年,友達累積虧損千億元之際,彭双浪臨危受命出任友達總經理,2015年升任董事長。20多年來,他從管理工廠負責製造生產,變成制定營運策略的領導者,帶領友達走出不一樣的路。一位友達供應商的總經理觀察,彭双浪以身作則帶著同事一起改變,不僅很早就發展出軟硬體整合的核心能力,認知無法在OLED技術競爭之後,更決定全心放眼下一世代的顯示技術。

臨危接重擔 堅持創新技術之路

《財訊》雙週刊指出,彭双浪啟動的雙軸轉型當中,備受關注的即為MicroLED技術。友達於2012年正式投入MicroLED研發,負責的團隊評估之後,樂觀認為2016年即可量產;只是沒想到這段路走的速度比預期還要慢,也比預期的更加崎嶇。

廣告

「真正轉型的最好時間點是在谷底的時候,但在谷底時卻又會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彭双浪坦言,創新技術能否成功變成產品,真的充滿未知數,創新技術的投入是一條很寂寞的路。

彭双浪以美國康寧最熱賣的強化型大猩猩玻璃Gorilla為例,康寧成功研發出該產品時卻乏人問津,直到十年後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為了iPod,正找尋一款耐摔的玻璃時,才讓這項產品重見天日,更成為康寧史上最熱賣的玻璃。

「現在車廠直接跟我們談顯示技術,每一款車子的顯示器產品都客製化。」彭双浪指出,友達在MicroLED布局上千個專利,以既有技術路線證明MicroLED能走向商用化,也承諾供應鏈每兩年降低MicroLED模組一半成本的目標;預期十年之後,MicroLED將大量普及應用在車用顯示器上。

今年4月開始,友達併購德商BHTC案已完成交割,並開始認列營收。BHTC年營收規模約兩百億元台幣,占友達年營收比重近一成;BHTC加入後,友達來自車用營收比重將跳到近3成。

《財訊》雙週刊分析,3年前,彭双浪新增「聰明投資」的營運策略,即希望以投資或併購等方式建構生態圈。在他的掌舵之下,友達逐漸打造出全新的面貌,如何能成功翻轉外界對於面板廠的刻板印象,還是要讓數字來說話。…(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714期)

延伸閱讀:

科科科技IPO破局,到底哪裡出錯?台灣證券史首見 公司與承銷商兩敗俱傷...

霸氣魏哲家 為何敢向客戶大膽喊漲?一場記者會,揭開台積電股價易漲難跌的祕密

50影響力人物》儒鴻創辦人洪鎮海 全球機能布創新之父

50影響力人物》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 台灣半導體崛起的奠基者

50影響力人物》龍德造船董事長黃守真 國艦國造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