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中港小型IPO增 美嚴陣以待

【時報-台北電】隨著中國經濟、股市持續疲軟,中港企業在中國監管機構放寬海外上市限制下,申請赴美進行小型首次公開募股(IPO)有增加趨勢,但美國那斯達克股票交易所(Nasdaq)對此嚴陣以待,傳出將再度加強對中港小型股IPO的審查,避免重蹈發生在兩年前,新上市股票交易後出現劇烈震盪,影響市場投資人權益的事件。

綜合外媒20日報導,中國企業尋求在美股IPO,以籌措資金、抬高身價,是常見的方式,但須接受美方日趨嚴格的審查。

儘管近年中美角力升溫,印太地緣政治緊張,但是那斯達克高級副總裁麥柯奕(Robert McCooey)坦言,「申請到美股進行IPO的中國企業,仍絡繹不絕,畢竟中國是不可以被忽略的市場。」

中國證監會去年放寬企業赴海外掛牌的限制,以及中國市場景氣低迷、籌資不易情況下,中港小型企業轉向那斯達克申請掛牌,尤其到本月之前,香港小型股交易所(創業板)已關閉多年,那斯達克成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選擇。

然而,那斯達克對中港小型股的表現曾嚇出一身冷汗。2022年,包括尚乘數科、盈喜集團在內的幾檔小型股,在那斯達克交易所上市時,股價曾經狂飆達32,000%,幾周後隨即崩跌,引發市場高度質疑。

有鑑於此,那斯達克決定加強審查中港企業。稍早有幾家中國和香港的IPO申請人,被那斯達克詢問,關於公司在上市前出售股票的投資人身分和獨立性,包括出售股票的股東背景、股東與公司、股東之間的關係和背景等,都是審查的內容。

廣告

報導稱,儘管迄今未有任何IPO案件,因質疑聲浪而被要求暫停掛牌,但美方加強審查的程序將持續數周,為申請案增添不確定性與提高成本。

報導指出,證明投資人的獨立性,對於消除市場對公司上市後不久即拉高拋售行為的疑心,十分的重要,那斯達克也試圖要確保美國投資人占亞洲IPO募股的大部分份額。

資料顯示,今年迄今已有27家中港企業,在那斯達克上市,募資金額達24.12億美元(下同),其中包括電動車極氪(Zeekr)5月在紐約掛牌,募資4.41億元,為中國企業自2021年以來最大的美國IPO。(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張漢驊/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