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區復興里贈苗業務宣導 減碳增匯愛地球
【記者彭慧婉/桃園報導】林務局大溪工作站今(7)日在桃園市大溪區復興里辦理贈苗及業務宣導活動,贈送苗木茶梅、烏來杜鵑、流蘇、楓香、臺灣肖楠、山櫻花共1000株,均為臺灣原生樹種,贈苗鼓勵民眾造林,成林後的森林可達到減碳、增匯、永續利用的目標,也是響應林務局植樹月主軸「森活的碳循」最給力的行動。所贈苗木以環保材質盆器種植,盆器可自然分解,更環保。為配合防疫,避免群聚,居民配戴口罩,遵守防疫規定。
大溪工作站主任朱劍鳴表示,大溪區復興里是石門水庫下游最重要的社區之一,居民很多都是林務局的租地造林人,先民造林,代代相傳,與大溪站早已形成夥伴關係。石門水庫仰賴森林涵養水源,森林依靠居民保護、植樹壯大,與居民共同守護森林資源及其營造的動植物棲息生態環境,是森林生態永續經營,維持良好碳循環的最佳方式。里長邱焯勳說,想要保護山林和水資源,減少碳排放,就要從植樹造林做起,工作站和里民共同合作,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大溪站分享正確的種樹方式,並推廣栽種台灣原生樹種,以維護生態環境,所贈送的苗木茶梅、烏來杜鵑、流蘇、山櫻花將來可賞花,楓香、臺灣肖楠葉形美觀,木材可以利用,兼具景觀美化、木材利用等功能。除此之外,工作站更加強宣導防範森林火災發生及森林保護工作,希望藉由在地居民的力量,為臺灣的山林盡一份心力。
圖:大溪區復興里贈苗活動(新竹林區管理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