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太法說】衛星測試開發本季完成,半導體設備訂單拚2027年放量

長榮航太(2645)27日舉辦第三季法說會,總經理李緯章表示,長榮航太跨足半導體設備、太空衛星等領域,已取得衛星零件製造測試訂單,進行開發作業中,預期新產品對未來能量發展有很大的潛力,計劃於第四季完成測試開發。

長榮航太副總謝新文指出,公司目前正在接觸半導體設備、太空衛星製造商,公司已有小額試製訂單,希望明、後年可以跨入這兩塊領域。

謝新文透露,公司與廠商共同開發半導體設備,目前也有小量訂單試做,如果拿到訂單,可望簽下五年期約,新增訂單將在 2027 年將大爆發,資本支出將由自有資金因應。

長榮航太預定在桃機第三航廈維修區規劃。截自長榮航太PTT
長榮航太預定在桃機第三航廈維修區規劃。截自長榮航太PTT

收到歐、英國民航局認證,可望擴大維修量能

長榮航太前三季維修佔營收比例 76%、製造佔 24%,維修毛利率近 30%、製造 17-19%。先前製造業務受到疫情影響,未達規模經濟,後續在稼動率持續上升,再加上跨入半導體設備、無人機等新領域,製造業務的毛利率長期看好。

維修事業方面,長榮航太指出,目前在 787 的維修的技術成熟,在 A350 也派人去歐洲已經訓練,希望在短期爭取到 A350 的飛機維修訂單。目前收到歐盟及英國民航局認證,未來有機會與當地客戶接觸,擴大 787 與 350 維修能量,未來也會進行額外的資本投入。

海軍無人機交出首架,明年 4 月爭取量產單

目前維修業務當前產能滿載,後續要待桃機第三航廈 2026 年完工後,才有新的维修棚廠。公司也希望把三航西南部兩塊地標下,預計 2026 年到 2027 年啟動。

廣告

製造事業方面,大客戶奇異(GE)訂單因為缺料積欠 100 多顆引擎,目前原材料供應僅能達到要求八成,近期積極與原物料商協調,11 月將加速交貨。

無人機方面,海軍「陸用型監偵無人機原型機」標案已經交出首架試製機,量產訂單預計明年 4 月投標,公司也會積極爭取約百架訂單,毛利可望比製造業平均高。

財務長陳啟民指出,參考 2022 年年終獎金的發放歷史,因為 2023 年的營收高成長,今年第四季可能也會有一些獎勵員工的措施。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ITF台北國際旅展】機票價回不去了?航空業者:高票價將成常態
長榮航太上市首日漲近40%,該投資嗎?它的客戶有哪些?
長榮航太股東會配息4 元!國際航線復飛帶動,維修・製造事業體後市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