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輝提草船借箭 引國外人才

經濟部長郭智輝提出,引進外籍人士來台工作,甚至是國外學生來台就讀等策略,補未來50萬的人力缺口。圖/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長郭智輝提出,引進外籍人士來台工作,甚至是國外學生來台就讀等策略,補未來50萬的人力缺口。圖/本報資料照片

缺工問題待解。經濟部長郭智輝26日表示,他推估到2040年台灣將有50萬人才缺口,尤其是高階製造業和服務業,因此,提出「草船借箭」的想法,藉由引進外籍人士來台工作,甚至是國外學生來台就讀等策略,補未來50萬的人力缺口。

郭智輝是在華府出席華文媒體記者會時提出「草船借箭」的想法。他說,是因為大家都了解台灣少子化問題,能夠培養出來的菁英不足,同時台灣近年景氣不錯,很多企業都在向外擴張,因此必須從國外挖掘菁英回台就業,在教育方面也可以這麼做。

他舉例,台商到美國設廠,管理者與當地受雇者之間時常存在認知差異,因此,希望將美國優秀大學生、高中生,吸引到台灣讀書,學習台灣文化、專業,在台灣企業工作三、五年以後,「我們再把他派回來美國」,這是所謂「草船借箭」的典型模式。

郭智輝還說,邀請海外優秀大學到台灣設立分校,招收的學生不是只有台灣孩子,亞洲人都可以來就讀,「他可能在台灣念兩年、再到美國念兩年」,這些外國孩子們由企業提供全額獎學金,生活費用全由企業認養,畢業後直接在該企業工作,「我們希望他畢業以後能夠留在台灣,為台灣企業服務。」這是「草船借箭」的第二個模式。

郭智輝認為,要滿足台灣產業成長發展,勢必需要很多人,尤其高階製造業、服務業,其中,服務業佔整體比例70%,且很多工作內容是無法完全運用科技取代,必須引進人才與移工,進一步替台灣產業培養未來的員工。

郭智輝說,因應AI發展,很多國際大廠來台建置研發中心與數據中心,政府也擔心國內菁英被挖角後,可能衝擊台灣產業,因此,郭智輝也要求,假設一間公司要招聘1,000名工程師,這間公司必須帶500名工程師來台,剩餘500位則招聘台籍人士,大家彼此互相成長,不僅可提升台灣水準,也能讓台灣更國際化。

郭智輝強調,這不會影響國內就業市場,因為現有國內人力是不足的,企業需求是大於供給。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3盞多頭明燈 外資敲進
中研院:台灣明年通膨會破2%
千金股年底競速 大立光王者回歸 掀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