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壽險業投資公建 占比不到1%

【時報-台北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要解決壽險業投資公共建設三大難題,將壽險資金留在台灣投資,據統計,壽險在專案運用與公共建設投資金額逐年增加,首季超過1,300億元,但占壽險業34.9兆元可運用資金仍不到1%。金管會表示,在與國發會溝通後,國發會將儘速盤點出適合保險業投資的公建標的。

據保發中心統計,壽險業投資專案運用與公共建設,從2014年僅有231億元,2016年突破500億元,到2023年正式破千億元、來到1,300億元,至今年第一季底為1,335億元,顯示壽險業資金投資公建的金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從投資金額占壽險可運用資金來看,2014年只有0.14%,到2021年提升到0.3%,今年第一季底已有0.42%。壽險業資產規模持續擴大,投資在專案運用與公共建設金額的占比從未超過1%,與國外投資佔比69.7%差距很遠。

國發會17日召集金管會、經濟部、財政部促參司等部會開會。據了解,國發會與金管會都由主委親自出席,金管會在會中也有反映壽險業者認為的三大難題,包含沒有案源、投報率與投資方式等,最終國發會將盤點出適合保險業可投資的標的。

官員指出,過去公共建設多是由政府編列預算來支應,之前曾討論過發債,像住都中心就爭取發債,保險業就可以買,但發債利率也要符合保險業最低投保率,發債成本就會提高,不如向銀行融資借款,因此就算保險業想投入,是否能長期符合保險業最低投報率、建設的長期計畫是否可行等,都將是考量重點。

廣告

為讓保險業有誘因投入公共建設,金管會去年在公布接軌ICS在地化措施時,放寬2026年壽險業接軌ICS後,投資公共建設不僅給予15年過渡期,前五年的2026年~2030年將維持現行RBC的1.28%。

彭金隆17日放出利多,針對目前保險業已投資的部位,與2026年接軌ICS後前五年投資的公共建設部位,可全面適用風險係數1.28%,不用比照新制的風險係數調整。(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戴瑞瑤/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