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囤房稅2.0將於7月1日正式上路 投資者轉向固定收益資產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囤房稅2.0即將於7月1日正式上路,過往以投資房屋為主的大戶們紛紛尋找其他理財工具。隨著台股在2萬3千點左右波動,讓人又愛又害怕,金融業專家建議選擇固定收益類型的資產,例如債券ETF,這會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5月份全台ETF規模突破新台幣5兆元,其中股票型ETF約為2兆195億元,債券ETF則達到2兆5,394億元。債券型ETF的規模大幅超過股票型ETF,僅在5月份單月即增加1,624.95億元,今年以來不到半年,已大增5,168.03億元,顯示資金從去年以來仍持續大幅流入債券ETF,成為市場青睞的重要標的。

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表示,債券屬於「固定收益」資產,投資人在投資時已能預知未來的利息回報,通常以固定利率作為計算基礎,價格起伏小,因此被認為比股票更穩定,是低風險、長期投資者的首選。這兩年來,由於債價滑落到多年來的低點,聰明的台灣散戶投資人發現了這塊投資新大陸,紛紛搶進投資簡單、交易快速、價格不高且成份透明的債券ETF。

以國泰20年美債ETF(00687B)為例,持有千張以上的大戶即有160位(截至6月21日),最新規模已超過新台幣1,600億元,成為國泰投信旗下最受歡迎的債券ETF。00687B基金經理人江宇騰表示,該基金受到歡迎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00687B追蹤彭博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指數,持債主體為美國政府公開發行的美元計價債券,違約風險極低,被全球視為無風險資產;第二,規模大、流動性佳,交易活躍,無流動性問題;第三,溢價幅度低,無買貴疑慮。此外,00687B為季配息基金,能創造被動收入,適合納入退休規劃,定期定額作為長期投資的核心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