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台股重挫 股債ETF兩樣情

【時報-台北電】台股24日大跌439.69點,62檔台股ETF僅六檔維持平盤以上,另外56檔都下跌,其中「含積量」較高的市值型ETF、半導體ETF成重災區,高股息ETF相對有撐且交易熱絡,反觀債券ETF,88檔中有81檔收紅,成為股市高檔震盪下避險首選。

台股ETF除四檔槓桿兩倍的台股ETF24日跌幅超過4%,其次跌幅較重超過2%的主要集中在半導體與市值型相關ETF,可見科技股走勢對台股ETF影響甚深。近期人氣旺的高股息ETF多數跌幅在0.18%~1.5%,表現相對抗跌,以成交量來看,逢低就有資金搶進。

台股ETF單日成交量來看,除排名第一的元大台灣50反1成交量達30萬張,其他依序排名為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元大台灣價值高息與台新永續高息中小,全都是高股息ETF。

反觀債券ETF因市場避險需求而受惠,88檔債券ETF中有81檔24日終場收紅。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今年以來債券ETF規模增加已超過5,000億元,也是目前資產規模最高的基金類別,投信法人預期,隨股市進入高檔震盪,加上聯準會降息時程愈來愈明確,市場資金將持續湧入債券ETF。

投信法人表示,現階段台股上市融資水位處於高檔,股市漲多拉回屬正常風險,中長線基本面有支撐,指數熱度有望延續,對台股後市仍持正面看法,因此若盤勢有回檔建議可採取逢低買進策略。投資策略仍為分批布局,以AI相關供應鏈科技股為主軸,搭配復甦型谷底回升的產業,均衡配置。

產業方面,近期市場持續反映AI題材,市場對利率政策逐步鈍化,目光繼續聚焦基本面,及與AI、先進製程、光通、重電等具結構性成長的利基性主題。預期未來AI供應鏈仍是市場焦點,將與AI硬體成為台股電子股投資主軸,但須注意的是不論AI伺服器供應鏈及半導體復甦,因規格變動及復甦速度不一發展,明辨公司競爭地位及產值提升至為重要。(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欣文/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