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緊盯美總統第一辯論賽 不少法人看選後金融市場變動加大

美國選民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內則需要政綱迥異的兩大政黨及難分難解的兩位老總統候選人之間作出抉擇。外資法人表示,選後金融市場變動加大,企業獲利決定個股走向。

投資人都已熟悉拜登和川普的風格,各有優缺, 富蘭克林坦伯頓債券投資團隊表示,不論誰勝選,都可能會伴隨分裂的國會,將約束新總統有過於冒進的政策,所以,該投資團隊不認為需要對風險性資產做太多調整。

市場上認為川普再度回鍋的可能性極高,富蘭克林坦伯頓表示,若川普當選後,可能會減稅、鬆綁監管、較側重於經濟面。但依過去他的行事風格則較不尊重體制且對外政策易造成市場震盪;若是拜登連任,不確定性應會少一些。

鑑往知來,路博邁資深股票投資策略師兼資產配置委員會成員Raheel Siddiqui 分析標準普爾500指數在二次大戰以來於各選舉年的表現發現,標普500指數在選情接近或懸殊的選舉年之表現差異大。他說,在選情懸殊的大選年裡,經濟景氣和商業週期似乎是決定市場表現的因素,且平均走勢是在一年中穩步向上;至於在選情接近的大選年中,平均走勢是穩步上揚直到9月,但在此後便往往明顯轉差並變得更加波動。評估到了大選得出明確結果之後,通常會出現復甦,但由高峰至低谷的跌幅中位數約為3%。

路博邁表示,今年的超級選舉年可能成為引發金融市場震動的來源。在這破紀錄的選舉清單中,致使局部的波動性已超出原先的預期,由於各地選舉仍持續進行中,以歷史為鑑,路博邁認為這種局部波動擴散至全球市場的風險,加上其他短期尾部風險,未來波動將更加顯著。

廣告

因此,不少法人在近期的市場建議和資產配置層面普遍採取中立觀點,並繼續為投資組合尋找合適的分散風險工具。

富達同樣認為,無論美國選舉結果如何,大多數已開發市場的股市都有上漲的趨勢,而經濟、地緣政治或外部事件等其他宏觀因素具有更直接和持久的影響;然而,從長遠來看,對股票走勢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企業獲利」,有獲利支撐的股票長期多頭走勢才會持續。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10檔抱著等退休!「晚上睡覺也在幫賺錢」其中1檔連30年配息 還有00940抬轎
上班族靠ETF滾出1800萬 「只靠這1檔」 退休爽領被動收入8.7萬元
陸版「輝達」股價崩7成!創辦人一家早就跑了 變現89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