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勞退新制不是終身可領! 多數人退休金不如基本工資

【時報-台北電】你有試算過,未來退休生活,每月需多少生活費嗎?

《工商時報》報導,勞動部統計,近7成勞工打算把退休後生活費寄望在勞保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上,但你可能不知,勞退新制參考平均餘命,也就是65歲退休只能領20年,60歲退休者最多領到24年,若活超過85歲,只剩勞保老年年金「唯一支柱」,而勞保基金預估2028年破產,勞保年改遙遙無期,等退休那一天,你確定真的還有錢可以領嗎?

案例一:年逾40的馮先生,夫妻雙方全職工作,養育2名女兒,面對台北高漲房價,日益年邁的父母,及只升不降的物價,讓身為三明治世代的他,生活越來越辛苦。

案例二:呂先生年逾60,在台北從事服務業,工作年資滿25年,雖然每月領7萬中階管理職薪水,但擔心退休不足,還是想留在職場。近年身體傳警訊,每次動輒1萬多元醫藥費,讓他不敢有提早退休念頭,再累也要做到65歲。

今年基本工資調漲至25,250元,但同年度領取勞保老年給付每月平均約16,500元,兩者有近9,000元差距,加上勞退新制月退休金,每月最多約2萬元,多數人退休年金竟比最低工資還不如。

中正大學社福系教授呂建德以2020年為例,65歲以上人口有近378萬人,領取各項給付者佔總高齡人口35%約132萬人,亦即3分之1老人靠津貼過活,也因此使得老人有「減貧效果」,倘若政府未發津貼、貧窮老人勢必更多。至於剩下3分之2老人,大多依靠6年後將破產的勞保年金。呂建德說:「從商業角度來看4

廣告

勞保基金之所以走向破產,除當初在立法時受政治干擾,所得替代率從1.3%調高至1.55%,加上少子化、高齡化,以致保費收入減少,早在2016、2017年就出現收不抵支的「死亡交叉」。

勞動部最新精算報告顯示,勞保基金潛藏負債(未來50年應計給付現值扣除已提存責任準備)三年內增加1.24兆元,今年將突破11兆元,但近年因投資收益較佳,加上政府撥補,破產時間延後兩年,預期2028年會把基金用罄,當年度基金缺口約達1,264億元。

儘管蔡政府喊出年金改革不會有世代及階層不公現象,但軍公教年改過了,蔡政府任期只剩2年,勞保改革依舊不動如山。勞動部原訂2020年底提出勞保年改草案,但突然改口「政府會負擔最終給付責任」,改革案就此卡住。

參與勞動部工作坊學者透露,勞保財務問題在於費率與給付間差距過大,溯及既往、提高投保薪資上限、調降所得替代率等三項,成最難取得共識癥結,以致無限期暫緩。(新聞來源:旺得富理財網 旺得富編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