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選讀》蘋果AI很普通?「其實沒落後」這1點還大勝

蘋果在今年WWDC開發者大會首度公開AI生態系「Apple Intelligence」獲好評,成功刺激股價兩天上漲近10%,儘管外界普遍認為蘋果AI未有太多革命性的消息,但蘋果在細節上更優化與全面,再靠著蘋果最為強大的「產品線與使用黏著度」優勢,快速且深入使用者,讓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稱讚,蘋果重新定義裝置端AI的概念,將加速競爭對手的模仿與追趕。

■讓消費者有感,魔鬼藏在細節

蘋果打開天窗說亮話,使用者想要享受Apple Intelligence的功能,必須是iPhone 15 Pro及尚未發表的新機款,搭載M1或更新世代晶片的iPad和Mac電腦,蘋果AI將透過iOS 18、iPadOS 18和macOS Sequoia作業系統公開。

蘋果以保護隱私為前提,推動裝置上的AI功能,企圖做出市場區隔並化解憂慮,強調Apple Intelligence主要是靠著裝置內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因此需要更強大的晶片。

未來使用者可以下達各種指令,包括整理出信件與訊息的重點,幫助使用者找到沉在深處的訊息與照片,甚至透過訊息或聊天紀錄規劃行程路線,還能優化圖像與文字,優化過後的Siri將成為更強大的助理。

不僅如此,最大亮點可說是蘋果與OpenAI結盟,將ChatGPT融入Siri功能,提升妥善完成使用者指令的機率,蘋果表示,整合GPT-4o模型,使用者不需要另外收費,且未來還將整合更多AI模型。

郭明錤認為Samsung S24的AI功能有限,微軟的AI PC目前仍讓消費者感到困惑,但蘋果成功定義了裝置端AI 的樣子,至少消費者已清楚知道蘋果AI裝置的功能豐富且有哪些賣點,會加速競爭對手的模仿與追趕,並帶動裝置端AI相關產業的快速成長。

廣告

■蘋果AI真的比較弱?

過去蘋果鮮少在新產品推出或新概念公開時主打AI,甚至連執行長庫克去年在財報會議上僅提到AI兩次都被拿來討論,隨著AI熱潮在全球及各產業發酵,沒有搶到話語權先機的蘋果也被認為發展AI陷入落後。

此次WWDC大會似乎讓外界改觀,DIGITIMES報導,部分熟悉手機供應鏈業者認為,蘋果很早就在所有SoC上導入等同於NPU的神經網路技術,軟體端來看,每一次的WWDC或新品發表,蘋果其實都會推出一些透過演算法來運作的新功能,只是蘋果並沒有以「AI」來宣傳這些功能罷了,在軟硬體的技術累積上,可以說蘋果一直都不算真的有掉隊。

或許對蘋果而言,打造出讓消費者有感,能夠提升使用體驗的AI功能才是他們所追求的,蘋果執行長庫克在WWDC大會開場白就提到,為何「遲到」的原因在於,蘋果希望確保五大重點完善才願意開放用戶使用。

五大重點相當有「蘋果」風格,包括功能強大、操作直覺、系統整合、個人化及確保隱私,達到容易上手還能跨平台跨裝置使用,又能滿足個人化需求,最重要的是確保隱私,客戶資料不會成為AI訓練的燃料。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開發金爆量攻15字頭 2大原因噴漲 和台新金、玉山金PK 分析師曝「這點完勝」
1分鐘讀財經》慘跌7天…不忍了! 外資喊多這2檔AI股 上看千元
00940選秀狀元全盤皆輸? 網不挺 「這樣做」根本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