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下半年策略:逢低買美債 Fed首次降息後賣股

MoneyDJ新聞 2024-06-03 08:36:15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針對今(2024)年下半建議,投資人應逢低買進債券、並於聯準會(Fed)首次降息後逢高出脫股票。

Business Insider 2日報導,美銀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於5月31日發表研究報告列出三大應在今年下半聚焦債券而非股票的理由。

首先,人們大舉做多現金、投資等級債、股票/科技股,並部分做多2年期美國公債,以迎接Fed降息。然而,卻沒有人因為「債市動能/經濟趨緩 = 更多超額財政赤字」而做多30年期公債。他預測,今年下半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下滑將是明顯的「痛苦交易」(pain trade)。

第二,信用商品及股市因「軟著陸」機率上升歡騰;但考慮到實質零售銷售停滯、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上升趨勢暫停、就業市場從「明顯強勁」變為「模糊強勁」再到「模糊不清」等因素,市場預測的「硬著陸」機率過低,而美國30年期公債是為硬著陸避險的最佳工具。

第三,11月美國總統大選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預料會介於3.75~4.50%之間;雖然Fed想在機會一出現時就降息,但2024年的通膨卻阻止了Fed,只能延長緊縮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方面,過去12個月美國實際支出為6.3兆美元,但第四年通常是美國總統任期中、政府支出最強勁的一年。投資人意識到,財政刺激政策不會比現在更好了。Hartnett預測,未來12個月貨幣政策將轉趨寬鬆、財政政策則會緊縮。

Hartnett分析市場廣度(market breadth)後發現,標準普爾500平均加權指數(Equal Weight S&P 500 Index)相對於標普500加權指數已創2009年3月以來新低。他說,市場廣度為2009年3月來最差勁是一大警訊,反映市場僅由幾檔AI科技巨擘主導。他預測,接下來的痛苦交易將是「價值股表現超越成長股」,而隨著經濟成長趨緩、市場廣度也將改善。

這一切變化的催化劑,是關鍵通膨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美國商務部31日公布,4月排除食物及能源成本的核心PCE指數僅月增0.2% (符合道瓊社調查的經濟學家預估值),年增率則為2.8% (較預期高0.1個百分點)。若涵蓋能源、食物成本,總體PCE指數月增率、年增率分別為0.3%、2.7%,兩者皆符合經濟學家原本預期。

Hartnett直指,新公布的4月PCE報告雖然溫和,卻未能支撐搖搖欲墜的科技股

廣告

多頭派對獨漏債券?美銀:兩條件達成情況翻轉

Hartnett策略師團隊4月曾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本波牛市股票、加密貨幣及原物料全面歡騰,只獨漏債券,此乃大規模財政支出的副產品。然而,一旦幾個關鍵條件達成,情況恐整個翻轉。

Hartnett當時說,「過剩的財政支出 = 經濟不著陸 = 通膨 = 債券陷入長期熊市 =『獨漏債券』(anything but bonds)的多頭。」

不過,美銀不認為多頭將永遠延續下去。只要美國實質殖利率攀升至2.5~3.0%,以及/或是高殖利率及高利差引發經濟衰退疑慮,則行情恐脫軌、進而衝擊大型成長股。

美國10年期抗通膨債券(TIPS)的實質殖利率在5月30日來到2.19%,跟觸發大型股拋售潮的點位還有一些距離。值得注意的是,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所維護的FRED(Federal Reserve Economic Data)經濟資料庫顯示,自2023年10月短暫逼近2.5%以來,10年實質殖利率就未曾超過這個點位。(圖見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延伸閱讀:

WSJ:美國目前約佔富裕國家未償債務餘額的五成

《貴金屬》降息預期提振 COMEX黃金上漲1.2%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