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議員提案禁止受資助晶片廠使用中國設備,英特爾、台積遭點名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有些國會議員希望進一步限制北京對晶片生產的影響力,提出法案阻止取到聯邦晶片製造資金的公司在本土相關工廠使用中國設備。週二提出的這項跨黨派法案要求禁止英特爾和台積電(2330)等公司從中國、俄羅斯、北韓和伊朗擁有或控制的實體採購晶片製造設備。該提議禁令將僅適用於獲得2022年晶片和科學法資金支持的美國設施,而廠商的海外業務則不在其針對範圍內。

來自亞利桑那州的民主黨參議員Mark Kelly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在振興本土半導體製造業的同時,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阻止中國和其他外國實體危害我們的微晶片製造設施。」

Kelly與共和黨參議員Marsha Blackburn聯合提出該法案。與此同時奧克拉荷馬共和黨人及加州民主黨籍Zoe Lofgren也在眾議院牽頭提出一項對應法案。

《晶片法》撥出390億美元,外加25%的納稅抵免以及價值750億美元的貸款和擔保,希望以此重振幾十年來向亞洲轉移的美國晶片製造業。作為回應,企業宣布逾4,000億美元的美國半導體投資計畫。而且他們已經開始投入這些資金:計算機和電子產品基建支出在2024年激增,年化增速超過《晶片法》實施前平均水準的20倍。

大約85%的撥款已分配,其中大部分流向英特爾、台積電、三星電子和美光科技等公司的尖端項目。官方最近幾週公布幾筆規模較小的初步撥款,其中包括首個供應鏈項目。預計從現在到今年年底還會有更多資助對象浮出水面。

早在上週,已有媒體報導,拜登政府考慮將人工智慧(AI)應用所需的晶片也列入禁止出口至中國的範圍內,鎖定環繞閘極(GAA)結構的製程晶片,包含Nvidia、英特爾(Intel)、台積電(TSMC)和三星(Samsung)都打算在明年大量投產GAA的晶片。這將是美國政府進一步限制中國獲取先進晶片的方式,美國的目標是讓中方在打造和操作AI模型時更加困難,並在中方商業化之前封鎖這項新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