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亞洲新興經濟體 台灣最健康

【時報-台北電】星展集團公布最新報告,依27個新興市場經濟體2023年底的關鍵指標,如債務、外匯儲備等進行風險評估後,亞洲新興市場看起來「相當健康」,其中台灣因高儲蓄投資盈餘帶來的強勁儲備,及較低的外債和政府債券,在27個新興市場中經濟健康度排名第一,比前一年的第二名再進一步。

星展集團指出,關鍵指標包括外匯儲備、財政平衡、私人和政府債務、外部(強勢貨幣)債務、儲蓄與投資平衡、總體外部資金需求及實際匯率,評估發現,儘管中國面臨結構性挑戰,但亞洲在新興市場中相對健康,台灣、越南、印尼和南韓得分在亞洲區域最佳,台灣第一外,另三國分居第六、第八、及第九名。

台灣由於高儲蓄與投資盈餘貢獻強勁的外匯儲備,外匯儲備高達GDP的75.4%,加上政府債務與外部債務都很低,唯一較不健康的是私人債務偏高,為GDP的141.7%,但整體而言,過去一直在新興市場中名列前茅,2022年排名第二,2023年上升至第一名。

排名第二、三名的國家分別為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星展集團指出,由於這些能源出口國受惠近年碳氫化合物的收益,使其得分良好。但地緣政治風險依然在,分析結果並未涵蓋這些風險,有可能高估台灣、沙國、俄國對地緣政治衝擊的韌性。

南韓因其私人債務高達GDP的216.4%,政府債務55.2%、外部債務39.3%,分別高於台灣的141.7%、25.0%和27.3%,排在第九;越南因經濟改善,排名有所上升,印尼也因穩健的財政狀況和外匯儲備表現出色;中國、印度和馬來西亞則在新興市場脆弱性評級居中間,大陸由於私人和政府的大量債務累積,其排名從2017年的第12位下降到2023年的第16位。儘管如此,中國經濟規模和影響力仍不可忽視。

星展集團觀察,近年有許多新興市場的外債覆蓋率、儲蓄與投資平衡,及財政狀況均有惡化,包括阿根廷、巴西、匈牙利、巴基斯坦、埃及、南非和土耳其排名在中間偏底部,薄弱基本面帶來外匯風險,貨幣從去年迄今多已大幅貶值。(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于庭/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