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新電信三雄大鬥法 「真功夫」終需一戰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灣電信業去年最大事件莫過於兩宗超級合併案,台灣大(3045)併台灣之星、遠傳(4904)併亞太電(3682),也讓台灣電信業重新洗牌重回電信三雄,由於去年12月兩家業者完成合併後,就面臨聖誕、跨年等一連串考驗,NCC(國家通訊委員會)公布,台台併、遠亞併自合併日到2023年12月29日為止,投訴件數分別為219件、61件,其中,大多是針對「通訊連線品質」項目進行申訴。綜觀此兩合併案,由於台台併需面臨得技術挑戰較大,故整併時間會因此拉長。隨著台灣電信業回歸三雄爭霸,兩家小業者的退場也代表資費低價競爭的式微,未來新電信三雄在恐將決戰網路品質、用戶體驗等真功夫。

NCC統計顯示,台台併自2023年12月1日起到12月29日,共接獲219件申訴案與合併相關,占台灣大全部申訴案(435件)的50%左右。遠亞併從12月15日合併基準日至12月29日,NCC共接獲61件申訴案與合併議題相關,占遠傳全部申訴案(167件)約37%。消費者客訴內容多以通訊連線品質為主,台台併占64%,遠亞併則為40%。

NCC副主任委員翁柏宗認為,就網路整併來說,因為遠傳和亞太電在700MHz、2600MHz頻譜是呈現連續,因此,網路整併時僅需使用MOCN(Multi-Operator Core Network、多電信商核心網路)技術;但台台併來說,因為台灣之星使用的900MHz、2600MHz頻譜,這是台灣大原先沒有的,加上頻譜也不相鄰,故網路整併工作比較耗時,所以台台併會比遠亞併來得複雜,故整併時間會因此拉長。

隨著新電信三雄的成軍,中華電、新台灣大以及新遠傳的用戶距離拉近。數據顯示,中華電行動用戶約1116.4萬戶,新台灣大為972.6萬戶,新遠傳為921.7萬戶,中華電儘管仍手握逾千萬用戶,坐穩龍頭,但台灣大、遠傳卻是持續朝千萬靠攏,加上頻譜、網路資源也相較以往有優勢,競爭籌碼勢必更有利,預計電信業在少了兩家小業者在價格上刷花招下,三雄在資費上的設計應該不至於差太大,未來低價競爭恐漸漸消失在市場中,屆時三雄在網路品質、用戶體驗上是必終需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