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中專欄】《未來媽媽》帶出的大哉問:我的未來,為什麼一定得是你的樣子?

《未來媽媽》
《未來媽媽》

【文/潘光中】「女人的未來,一定要是媽媽嗎?」

第一集序場剛過,螢幕上就浮現了這行字幕,似乎就預告了:《未來媽媽》不會是一部只有俊男美女談戀愛的一般週末偶像劇。

《未來媽媽》
《未來媽媽》

劇情主線圍繞在不孕科諮詢師高家妃(郭書瑤 飾演)、幹練的藥商業務郭沁(劉品言 飾演)、以及豪門媳婦孫立芳(張甯 飾演)三位年輕女子的婚戀歷程。在名為「婚姻」這座圍城的內外究竟有多少辛酸甘苦?透過這三位角色自身、以及她們身邊周遭來來去去的人群,帶出女性在適婚、適孕階段的各種幸與不幸。

家妃與男友杜柏謙(禾浩辰 飾演)雖然感情尚稱穩定,但是面對柏謙精心營造的求婚戲碼,家妃感動之餘的內心跑馬,卻是一位位曾在她面前泣訴求子不得的未來媽媽們。她的猶豫其來有自,卻令柏謙無法理解,這是男女在性別上、在社會期待上、在自我規劃上的種種差異造成。

家妃與柏謙,婚或不婚?
家妃與柏謙,婚或不婚?

郭沁表面上是個在任何時候都游刃有餘的現代女強人,工作上,即便是拒人千里的冷漠醫師如周永然(馬志翔 飾演),她都有辦法投其所好攻破心防;情感上,她猶疑在永然與調酒師吳大志(夏騰宏 飾演)之間躊躇徬徨。她知道自己要什麼,卻又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能滿足。

立芳的劇情線較晚進場,是個甘心洗盡鉛華的稱職媳婦,但儘管她溫柔婉約百依百順,先生嚴正浩(李至正 飾演)只是把她當像高級家具一樣的附屬品,婆婆王珍妮(周丹薇 飾演)更對她諸多不滿,特別是婚後兩年還沒懷孕這件事。

郭沁的未來,取決於自己或他人?
郭沁的未來,取決於自己或他人?

三位對婚姻/家庭/生子等價值都不盡相同的女人,經過第一集的鋪陳、第二集的匯聚,隨著關係的建立和拉近,她們與「媽媽」這個傳統角色的距離遠近,就成了接下來劇情發展的主要重點。儘管主創對三條故事線的比重安排,隨著每一集主題的不同而略有調整,不過相同的都是引導觀眾理解每個角色的生命歷程,和她們一起在這些大小事件中探究「媽媽」角色定義。

立芳的價值,只在她能不能生?
立芳的價值,只在她能不能生?

與早前下檔的韓劇《產後調理院》相比,同樣是探討女人在成為母親前後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未來媽媽》的主創顯然更有野心,捨棄了更容易吞嚥入口的黑色喜劇路線,認真面對整個社會對女性自身價值的限制和成見──我們太習慣把「婚姻」和「生子」畫上等號,更把育兒視為女性必須承擔的必要責任。

廣告

《未來媽媽》運用流暢剪輯和精準切換,深切刻畫著幾位女性角色各自不同的社會背景和心境變化。對照從序場家妃訴說群組命名理由、隱隱傳達的人文關懷——「『不孕』兩個字,隱含拒絕,未來媽媽,則充滿希望」,都讓觀眾能體會到主創團隊的真誠用心。

《未來媽媽》的編劇試圖用軟性的筆調,借幾位主角角色之口向觀眾(也就是社會大眾,或說是偶像劇主力族群)提出一個大哉問:身為女性的我們(你們),究竟是要成為自己所期待的樣子?或是他人所要求的未來?無論用多少偶像劇橋段去包裝美化,這個提問的本身依舊是無比嚴肅,也考驗著觀眾的接受度。

以目前的收視率和話題熱度來看,主創組想推動的社會價值更新,顯然還有很長一段道路需要努力。話說回來,這種向時代巨輪挑戰的創舉,的確也不是單靠一部戲劇就能完成。希望在放閃灑糖這些偶像劇必備的眼球淨化橋段之餘,能把背面主旨潛移默化放進觀眾心中。

《未來媽媽》
《未來媽媽》

【關於作者】

潘光中

作者介紹:以文字見長,對影像敏銳。涉獵廣泛,遍及小說、遊戲、動漫、偶像、以及各種流行文化現象。曾任雜誌編輯、頻道公關、活動企劃、演唱會執行、戲劇監製,現為接案編劇。

※歡迎加入Y!電影粉絲團,接收更多Movie訊息!

※全新單元「追劇咖」,讓你防疫在家不無聊!手機用戶請點「線上戲劇」或「線上電影」。

追劇咖
追劇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