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國及哈薩克產量增長 OPEC+產油創5個月新高

MoneyDJ新聞 2022-08-10 08:33:35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普氏能源資訊8月9日報導,根據普氏的調查,2022年7月,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產油盟國(OPEC+)的原油產量創下5個月來的新高,主要受到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哈薩克產量增長的帶動。OPEC+的生產受到許多因素干擾,有超過半數的成員國遭遇國際制裁、國內政局不穩、非預期的中斷、油田維護,以及其他技術問題的影響。

7月份,OPEC+原油日產量較前月增加49萬桶至4,258萬桶,但仍低於OPEC+所承諾的當月增產份額64.8萬桶/日,較OPEC+所定的總生產配額更短少了280萬桶/日。其中,OPEC成員國7月份原油日產量增加25萬桶至2,908萬桶,OPEC以外的產油盟國7月份原油日產量增加24萬桶至1,350萬桶。

7月份,沙國原油日產量增加22萬桶至1,077萬桶,創下逾兩年來的新高,但是仍低於沙國再生產協議中的7月份配額1,083萬桶/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原油日產量也增加6萬桶至314萬桶,伊拉克與科威特原油日產量分別增加7萬桶與5萬桶。非洲成員國奈及利亞與安哥拉的原油產量較其配額分別短少56.9萬桶/日與33.2萬桶/日,因安全與生產技術問題的影響。

7月份,俄羅斯原油日產量較前月的975萬桶增加至980萬桶,相比5月份的929萬桶持續回升,儘管受到了國際制裁的壓力,但較俄烏戰爭之前的產量仍減少了30萬桶/日。哈薩克原油日產量增加17萬桶至139萬桶,因國內第二大油田卡沙干(Kashagan)油田維護結束的影響;不過,本月該國最大的田吉茲油田(Tengiz)將進行維護,預期將令產量再度下滑。

廣告

國際油市的供應有可能進一步恢復,Sun Global Investments執行長卡帕迪亞(Mihir Kapadia)表示,市場對伊朗達成伊核協議以令伊朗原油重新供應國際石油市場有較樂觀的預期。歐盟8日向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恢復履約談判各參與方提交了一份關於恢復履行2015年伊核協議的「最終文本」,市場預期伊朗將會接受,從而得以令伊朗原油重新進入國際市場。

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協議。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協議,隨後重啟並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伊朗副外長兼伊朗核問題首席談判代表巴蓋里本月4日開始在維也納與伊核協議其他相關方代表舉行會談,美國伊朗問題特使馬利通過歐盟對外行動署副秘書長莫拉與伊方舉行間接談判。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延伸閱讀:

《油價》預期供應增長 NYMEX原油下跌3.2%

《油價》汽油庫存下降 NYMEX原油上漲1.6%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