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力推EV外國合資品牌車廠銷售失速 美媒:變革圖存時間已不多

《財富中文網》報導,多方跡象顯示,外國車廠在中國的合資品牌正逐漸式微,日本車廠日產上周五 (21 日) 因銷量萎縮決定關閉位於中國江蘇常州市的生產廠房,豐田也開啟一波降價行動,曾是中國車市「天之驕子」的這些合資車廠正面臨空前挑戰,留給它們變革圖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隨著市場變化和新興力量崛起,合資車廠的傳統防線似有「潰敗」之勢,一個典型表現是,即便在電動車市場已經卷出天際的 2024 年,不少合資品牌車廠仍將自家所謂「殺手級」產品問世時間定在 2026 年,考量到特斯拉在中國車市也正面臨空前壓力,這一押寶無異於一場豪賭。

電動車已成為拉動中國車市成長的主要驅動力,根據中國全國乘聯會最新數據,電動車零售和批發滲透率已跟燃油車平分天下。在電動車市場中,與純電動車相比,油耗低且里程焦慮較少的油電混合車已成各大車廠必爭之地。

中金公司在去年底發佈的 2024 年展望報告指出,今年前三季,國內油電混合車款銷量批發年增率 84%,滲透率超過 30%,並預測 2024 年油電混合型需求將持續成長,支撐電動車滲透率持續提升。

今年以來,除 16 年前就開始佈局油電混合車並保持領先的比亞迪 (002594-CN) 外,奇瑞、長安 (000625-CN) 等中國傳統車廠及一些新勢力品牌都在加快推出有競爭力的混動車型,就連多次強調不造混合動力汽車的小鵬 (09868-HK)(XPEV-US) 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近期也鬆口表示,需要考慮下一代混動會是什麼樣的。

廣告

數據顯示,由於混合動力汽車在市場領先,中國新能源車廠上月滲透率接近 60%,是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的 7.5 倍左右。

此外,在錯失混動超車機遇的同時,合資品牌車廠具有傳統優勢的燃油車領域也因技術停滯不前和缺乏對使用者友好設計的敏感度而屢遭詬病,產品同質化嚴重自然降低競爭力和銷量下滑。

中國全國乘聯會數據顯示,中國 5 月燃油車銷量連 4 月呈年減率兩位數下滑速度,其中 2 月、4 月跟 5 月銷量跌幅都超過 20%。在燃油車銷量急降之際,日系、德系和美系品牌在中國車市市佔率降至 40%。

報導還指出,隨著混合動力汽車新品在中國市場的持續釋放,將進一步加速燃油車被取代,合資品牌車廠的困境將惡化,且值得一提的是除產品的前後失據,合資品牌車廠的管道體系也面臨轉型困難,一方面尚未證明直營模式的優勢,另一方面也未能充分調動起轉銷商的積極性。

另外,合資品牌車廠在輿論中還面臨傳統品牌力的喪失,尤其是跟年輕消費者的疏離,對合資品牌也是個長期的挑戰。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