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再次啟動產業典範移轉新模式,稱政府政策支持是重要基礎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宏碁(2353)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近年致力於淨零碳排事業,全力打造「不造車的車公司」、「不造船的船公司」,再次啟動產業典範轉移的新模式。針對新一波的典範移轉,他表示,台灣能否掌握典範轉移的新契機,關鍵在時機與新核心能力,政府的政策支持更是重要基礎,期盼台灣能成為淨零碳排新典範轉移的開拓者。

施振榮週一(19日)應邀赴總統府出席戰略性產業國際合作專案管理會議,分享台灣未來在零碳排未來船與電動物流車產業發展的新契機。他指出,淨零碳排是全球未來的大趨勢,台灣應該要加速推動產官學攜手共創價值,才能掌握這一波典範轉移的新契機。

施振榮進一步強調,台灣要掌握住典範轉移的新契機,關鍵在於能否掌握「時機」,以及是否具備新核心能力,尤其台灣政府的政策支持與引導,更是其中重要的關鍵因素。

他正以所投資的庫得科技(電動物流車)與保利馬公司(零碳排船),發展「不造車的車公司」(Carless Car Company)及「不造船的船公司」(Shipless Ship Company)新經營模式。

施振榮指出,企業可以專注產品的創新研發與系統整合,並藉由建立品牌深耕對客戶的服務,同時與合作夥伴攜手開發關鍵性技術組件;至於製造可以外包,只要管控品質,且之後的產品與系統也可以對外授權,技術轉移,供應關鍵性零組件並在當地生產。

他表示,過去台灣曾在全球半導體(台積電)與個人電腦(宏碁)產業啟動了典範轉移,在產業從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的大趨勢下,讓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他分析,產業典範轉移下,電腦業的新創品牌崛起,傳統知名歐美日品牌的影響力持續往下甚至被淘汰(HP除外)。至於在半導體產業,台積電(2330)也掌握契機持續擴大巿佔率,反觀Intel的巿佔率降低。在垂直分工的產業大趨勢下,晶圓代工的模式已然勝出。

而推動淨零碳排是目前全球的大勢所趨,施振榮也呼籲,台灣要順勢造勢,尤其台灣的定位是全世界的朋友,要善用科技外交,目標是要成為全球新典範轉移成功的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