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大環境能見度明朗前,保守謹慎為宜

國際金融分析: 以9月核心CPI細項觀察,三大因素分別為食品和能源、供應鏈問題,及僵固性來源的住房租金;雖然第四季因基期墊高因素而有利未來數據放緩,但以月增率角度,通膨會維持高位多久的能見度並不明朗。

Fed一再重申堅定抗通膨態度,不論鮑爾在記者會上或日前公布的FOMC會議紀錄,再三強烈承諾要對抗通膨,表明即使會使勞動市場趨緩、犧牲經濟成長也在所不惜;並指出,參酌1970年代抗通膨的歷史經驗,過早放鬆緊縮政策,通膨將可能回升,屆時會付出更大的代價,Fed明確表示仍需更進一步的緊縮政策。市場回應為11月升3碼已成定局、12月再升3碼的共識也逐漸形成,而終點利率已接近5%。

雖然通膨會維持在高位多久的能見度並不明朗,但以9月核心CPI細項,不如預期降低的供應鏈問題和僵固性來源的住房租金,分別都已在不同角度的數據中看到離見頂可能不遠的跡象。如在美國房貸利率已創20年新高、抵押貸款指數與每月成屋銷售持續下挫,Case-shiller美房價指數已經看到自高點反轉的跡象。

CPI住房租金為承租人支付的平均價格,由於承租戶多簽至少一年期租約,平均租金數據將較新簽租金落後,近期新房租戶開價租金已漲不動,CPI住房租金數據之後也會跟上。另貨櫃運價今年中因長期合約啟動拉高均價,使客戶實際運輸成本不降反升,明顯與持續重挫的SCFI指數脫鉤,但近期貨櫃長約價格開始調降,客戶實際運輸成本將加速下滑。

Fed以「升息使經濟降溫」來壓制通膨,但從升息之後到產生經濟降溫,需費時一季甚至半年之久;繼CPI見頂、核心數據也可能在第四季見頂,以當前Fed不惜犧牲經濟成長、且怕過早放鬆引發通膨回升的態度,市場開始擔心升息力道是否會過於猛烈,未來的經濟在由軟著陸變成輕度衰退後,是否會演變成超過3%的深度衰退。幾位Fed委員也透露出擔憂,認為企業以及金融市場短期蒙受急遽緊縮的壓力,開始增加對於市場波動的關注,提及雙邊風險的考量,下次FOMC後的Fed態度是否產生轉變,值得關注。

廣告

操作策略:

台股今年來跌幅32%,堪比亞洲金融危機、歐債危機時跌勢,股價淨值比已跌破至20年平均以下的1.72倍,弭平疫情來低利率紅利;除受到全球通膨升息壓力的大環境衝擊,又首當其衝面臨電子需求由盛轉衰、工業需求減緩,再加上兩岸地緣政治風險、美對中的半導體禁令。綜合而言,在通膨大環境、半導體禁令,及產業庫存調整等能見度明朗前,仍保守謹慎為宜。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聯茂需求喊燒 2022季季旺
惠譽看人民幣 明年貶至6.7元
邁斯科生醫 獲日商投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