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科技翻轉未來,柏瑞科技多重資產基金1124開募

美國公債殖利率高檔盤旋和地緣政治不穩定,全球金融市場近來起伏震盪。柏瑞投信表示,美國經濟表現強勁、貨幣緊縮即將接近尾聲,加上科技業基本面持續改善,科技板塊的長線多頭格局並未改變。若要全方位參與科技商機,可採用柏瑞科技多重資產策略*,創新打造科技股票、科技債券和科技REITs三合一投組,以收益資產為基底、追求科技長期成長潛力和報酬機會。

柏瑞投信指出,儘管近期遭遇逆風,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今年來截至10月底還有逾2成漲幅,仍處於牛市階段。觀察當前多項尖端科技技術已同步成熟、可互相結合,相關應用亦陸續推出(如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並轉向商用化(獲利能力),顯見科技業已具備把創意和新技術進一步轉換成實際營收數字的能力。在堅實的基本面支撐下,科技股的本益比實仍高貴不貴、或僅在起漲階段。

科技3力齊發,掌握收益和成長報酬機會

柏瑞投信投資顧問部協理李易修表示,科技創新已成為改變各行各業遊戲規則的關鍵因素,其於金融市場引領趨勢的態勢明顯。市場雖持續觀察評估科技業巨擘近期財報數據,但以長期眼光來看,科技發展只會越來越進步,不會被短期市場波動干擾而停滯。例如2020爆發新冠疫情反倒帶動視訊會議和遠距教學興起、雲端計算及資料儲存服務等需求遽增,科技產業亦因此迎來數位轉型商機大爆發。

若要搭上科技浪潮的投資契機,柏瑞科技多重資產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預定經理人邱紹驊表示,可透過柏瑞科技多重資產策略,由科技股打頭陣,搭上「成長爆發力」,鎖定關鍵資訊科技,聚焦科技股的數兆元創新商機,全面網羅科技股長期成長的機會。接著再以科技債券建構「優息防禦力」、穩固投資組合地基,進一步提升投組效率、同時降低波動度。

廣告

至於本基金最大的亮點就是擁抱「數位收租力」,近年來由於AI創新驅動數位不動產出現跳躍式成長,包括資料中心、通信電塔、物流倉儲等科技REITs的需求熱絡,藉由布局3大題材的科技REITs,不只可當公司股東,還可成為科技巨擘的包租公。最後再加上獨家「市場風險溫度計(RDS)」**的防禦機制,解決傳統單一資產配置、無下檔保護機制的痛點,凝聚完整的科技板塊戰鬥力。

柏瑞投信投資顧問部協理李易修指出,長期來看科技股票過去的表現遠勝其他產業(圖一)。而科技REITs由於擁有優異的需求前景,使其股息成長率及價格增值力遠優於整體REITs(圖二)。此外,任一時間投資科技債之風險報酬表現亦較佳。根據Bloomberg統計自2006/12/31~2023/8/31,科技債投資組合的滾動3年報酬率均值為21.8%,優於一般投資等級債的12.3%。

柏瑞科技多重資產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將於11月24日展開募集,聚焦科技相關產業的投資機會,投資區域涵蓋全球,藉由股票、REITs和債券三大類資產的常態性投組配置,輔以風險防禦機制,尋求多重收益來源和資本增值的機會。本基金保管機構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並提供新台幣、美元、人民幣等計價幣別的選擇。

圖一、科技股票表現大幅超越世界股票(非基金報酬)


資料來源:Bloomberg,2002/12/31~2023/8/31,月資料。世界股票為MSCI ACWI世界股票指數,資訊科技為MSCI ACWI資訊科技指數。

圖二、科技REITs具高股利成長潛力(非基金報酬)


資料來源:Bloomberg,2023/9/8。2024年股利為預估值(E),股利成長率計算為2024年預估股利相比2022年股利之成長性。

圖文僅供參考,此策略不代表絕無風險,投資人仍需視己身風險承受情況。股利率不代表本基金之報酬,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

【柏瑞投信獨立經營管理】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中,投資人可至柏瑞投資理財資訊網或公開資訊觀測站中查詢。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公開說明書。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基金不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投資基金可能發生部分或本金之損失,最大損失為全部投資之金額。
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本基金的配息可能由基金的收益或本金中支付。任何涉及由本金支出的部份,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基金進行配息前未先扣除應負擔之相關費用。有關本基金之配息組成項目揭露於本公司網站。

基金得投資於非投資等級債券者,由於非投資等級債券之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甚高,此類基金可能會因利率上升、市場流動性下降,或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而蒙受虧損。投資人投資以非投資等級債券為訴求之基金不宜占其投資組合過高之比重。此類訴求之基金不適合無法承擔相關風險之投資人,適合尋求投資在固定收益證券之潛在收益且能承受基金淨值波動風險者。當基金得投資於符合美國Rule 144A規定之債券,相關風險包括限制轉售期間之流動性風險、因缺乏公開財務資訊進而無法定期評估公司營運及償債能力之信用風險及限制轉售期間的前後之價格風險。
本基金承作衍生自信用相關金融商品(CDS、CDX Index 與Itraxx Index)僅得為受信用保護的買方,固然可利用信用違約商品來避險,但無法完全規避違約造成無法還本的損失以及必須承擔屆時賣方無法履約的風險,敬請投資人留意。本基金投資於本基金受益憑證部份可能涉有重複收取經理費。
基金之主要投資風險包括:類股過度集中風險及產業景氣循環風險、提前買回風險、無法按時收取息收之風險(如特別股或債券)、投資債券之固有風險(包括債券發行人違約之信用風險、利率變動等風險)、基金所投資地區政治、經濟變動風險、流動性風險、外匯管制及匯率變動等風險。投資轉換公司債,除具債券固有風險外,其價格亦受股價之波動,基金持有此類債券亦包括非投資級或未具信評者。得投資於股票之基金者,亦得投資承銷股票,承銷股票因初次上市,其風險包括發行公司之財務與經營風險、初次掛牌後價格變動與流動性風險。得投資於金融機構發行具損失吸收能力債券之基金,本公司以不超過淨資產價值30%之原則投資是類債券。該類債券發行條件除提供息收外,已先行約定觸及特定條件時,發行公司會啟動轉換成股票或不支付本金,因此此類標的之投資風險除了投資金融債固有之風險外,尚有債權轉換股權後價格波動風險、本金損失風險、債息止付風險及創新工具之流動性風險等,有關基金投資風險(含投資債券風險)之揭露請亦請詳見公開說明書。前述具損失吸收能力債券釋例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本基金包含新臺幣、美元、人民幣計價級別,如投資人以其它非本基金計價幣別之貨幣換匯後投資本基金者,須自行承擔匯率變動之風險。此外,因投資人與銀行進行外匯交易有賣價與買價之差異,投資人進行換匯時須承擔買賣價差,此價差依各銀行報價而定。
另投資人民幣計價級別受益權單位時,人民幣之匯率除受市場變動因素影響外,尚會受到大陸地區法令或政策變更,或人民幣清算服務限制,影響人民幣資金市場之供需,進而導致其匯率波動幅度可能較大,影響投資人之投資效益。另澳幣一般被視為高波動/高風險貨幣,投資人應瞭解投資澳幣計價級別所額外承擔之匯率風險。
以外幣(含人民幣)申購或贖回時,其匯率波動可能影響外幣(含人民幣)計價受益權單位之投資績效,因此經理公司得為此類投資人為外幣(含人民幣)避險交易。然投資人應注意,避險交易之目的在於使該外幣(含人民幣)計價受益權單位因單位價值下跌而遭受損失的風險降至最低,然而當外幣(含人民幣)相對於基金及/或基金資產計值幣別下跌時,投資人將無法從中獲益。在此情況下,投資人可能承受相關金融工具操作之收益/虧損以及其成本所導致的淨值波動。基金不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投資基金可能發生部分或本金之損失,最大損失為全部投資之金額。
於投資遞延手續費N9類型及N類型級別受益權單位者,投資未達(含)1、2、3年,申購手續費率分別為3%、2%、1%,其手續費之收取將於買回時支付,且該費用將依持有期間而有所不同,其餘費用之計收與前收手續費類型完全相同,亦不加計分銷費用。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