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趨勢-全球市場變動複雜 宜拓寬投資視野

在全球市場複雜的背景下,投資者應拓寬投資視野,分散回報來源,切忌部位過於集中。

考慮到投資於貨幣市場基金的資金創下歷史新高,固定收益(尤其是優質債券)仍然是我們青睞的資產類別。隨著市場對多國央行降息的預期升溫,政府債券殖利率應該會在未來幾個月下降。以優質債券作為核心持倉,並以風險較高的信用債作為衛星部位,可以提高整體收益。亞洲為此提供獨特機會,因為該地區的銀行第二類資本債受到強勁基本面的支撐,殖利率比美國同類資產高出40個基點。

年初至今高收益債券的表現優於大盤,儘管我們認為此類債券的估值偏緊,但也認為基本面改善的一些債券類別存在機會,例如澳門博彩公司、能源和金屬等大宗商品以及印度本幣債券發行人。穩健的經濟成長意味著即使在利差偏窄的情況下,違約率可能依然可控。

放眼大型科技股之外,陸股是選項

總體而言,我們認為全球股市有中個位數的溫和上漲空間。財報印證了人工智慧(AI)成長理據仍然充分,科技依然是全球股票中我們青睞的類股。科技股占全球股票市值近30%,因此投資者對科技股的長期配置也應該達到類似比例。

戰術上,半導體行業的估值比整體科技股折價10%,而今年半導體行業的利潤增速預期將達50%。因此,我們仍然偏好與AI直接相關的邏輯晶片和記憶體(例如韓國和臺灣的主要受益者),而不是供應汽車和智慧型手機等行業的類比晶片製造商。

為在大型科技股以外分散回報來源,投資者可以考慮投資中國,該股市從1月的低點大幅反彈近30%,且漲勢似乎正在擴大,有望從技術性反彈走向持續上漲。外國投資者開始重新涉足中國股市,而暫時忽略冷熱不均的宏觀數據和地緣政治風險,這對於過去三年被負面情緒主導的中國市場而言是難得的現象。

廣告

隨著尾部風險消退,中國股市可能會從新冠疫情後的估值低點(平均遠期本益比為9.7倍)回升,並接近其11倍的長期平均值(低於標普500指數當前估值的一半)。我們最近上調了MSCI中國指數今年底的目標值,並認為從當前水準來看,該指數有高個位數的上行空間。

在這一市場中,我們建議在成長股和高股息股票之間進行平衡配置。在成長股方面,我們看好即便在低迷的宏觀環境下,仍能實現強勁的利潤率成長、且具有積極的資本管理計畫的龍頭互聯網公司,也建議配置相同權重的能源、金融、公用事業和電信行業內股息殖利率較高的國企。即將於7月舉行的三中全會可望提供有關中國未來成長新模式以及如何化解當前幾項重大風險的更多線索。

美國小型股估值偏低,有獨特機會

此外,我們認為美國小型股帶來獨特機會,當前該類股票的估值較美國大型股低30%,從歷史來看這是相當深的折價,而且美國小型股還將受益於即將到來的降息。我們還看好消費以及歐洲大型公司,對於英國股票的觀點也變得更為正面,因其獲利成長復甦。

最後,我們認為,黃金和石油依然是對沖地緣政治風險的有力工具。黃金受益於各國央行的強勁需求以及利率下行,石油則受益於需求穩固以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及盟友(OPEC+)進一步減產。

儘管「大爆炸」時刻或許能帶來更多爆發性機會,但我們認為,漲勢大幅擴展階段對於投資組合的成功佈局也同樣重要。廣泛的漲勢為投資者帶來參與、獲利以及分散回報來源的諸多機會,同時也能為市場的潛在波動做好準備。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遠傳成立5G元宇宙加速器
環球晶明年產能翻倍跳
大眾控AR HUD 進攻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