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推動多元金融商品發展必須再加把勁

日本為亞洲最大REITs市場,目前總市值約新台幣3.4兆元;台灣現存六檔REITs總市值只約750億元,為擴大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並促進REITs篷勃發展,主管機關應加速審核基金架構REITs之募集。圖/本報資料照片
日本為亞洲最大REITs市場,目前總市值約新台幣3.4兆元;台灣現存六檔REITs總市值只約750億元,為擴大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並促進REITs篷勃發展,主管機關應加速審核基金架構REITs之募集。圖/本報資料照片

為了推動資本市場發展,並因應ESG永續發展、數位科技及高齡社會等三大趨勢,以打造具前膽性及國際競爭力之資本市場,金管會2020年12月宣布啟動「資本市場藍圖」,預計三年內完成五大策略、25個重點項目及82項具體措施,可謂對強化我國資本市場提出具體且前瞻性的措施,值得我們給予主管機構喝采及讚許。

政府啟動「資本市場藍圖」迄今已近三年,也有一些具體成效,例如應對策略一,證交所和櫃買已於2021年7月攜手提出「創新板與戰略板」,來協助中小創新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籌資,以完善企業籌資管道;又如應對策略二,證交所於2021年6月30日首次推出台股造市者制度,並於2022年6月再推出納入ESG元素的新一輪造市制度,以活絡市場交易並提升交易效率及流動性等措施。惟策略五:鼓勵金融創新與多元金融商品發展構面,則仍有極大精進空間。

眾所皆知,台灣一直以來都存在閒置資金過多,可投資的金融商品不足的問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預測顯示,我國2024年超額儲蓄率將回升至14.46%,且超額儲蓄將高達3.55兆,將連續五年逾3兆,顯示閒置資金非常多。政府除了可藉由提供投資抵減誘因,將企業儲蓄引導投資到如淨零減碳等相關經濟活動外,亦應提供多元及具創新性的金融商品供投資選擇,一方面可以去化家庭及企業的超額儲蓄,另一方面也能防止民眾為了追求高報酬,而投資非法的境外金融商品(如澳豐基金事件)。

要落實「資本市場藍圖」策略五:鼓勵金融創新與多元金融商品發展,首先應加速審核基金架構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之募集,來擴大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立法院於今年5月底三讀通過「投信投顧法」修正草案,開放REITs可採基金架構發行,並新增「不動產投資事業」得募集及私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且和現行信託架構併行,採雙軌併行制,冀望能促進我國證券化市場蓬勃發展。

廣告

修法迄今,只有日前「新利一號」一檔REITs獲金管會核准募集,且是採信託架構發行,其發行金額雖然只有約新台幣50億元,但卻是全台2017年以來首度有REITs獲准募集。

放眼亞洲鄰國之REITs市場規模,日本為亞洲最大REITs市場,統計至今年7月日本共計有60檔REITs,總市值共計約新台幣3.4兆元;而居亞洲第二大REITs市場的新加坡,目前共有42檔REITs,總市值共計約新台幣2.3兆元。相較之下,台灣現存六檔REITs總市值只約新台幣750億元,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職是之故,為了擴大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並促進REITs篷勃發展,主管機關應加速審核基金架構REITs之募集。

此外,主管機關也應加速開放證券商發行外幣計價結構型債券,並請櫃買中心一併研議推動證券商發行結構型債券掛牌。根據外電報導,新加坡交易所(SGX)己於今年8月30日開放結構型憑證之交易,是亞洲首家開放結構型憑證上市之交易所,而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交易之結構型憑證,亦涵蓋不保本結構型憑證,可謂相當先進,對其鞏固亞太財富管理中心地位有極大幫助。

據悉,證券商公會亦曾於2020年參考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結構型商品類型30餘檔,挑選符合投資人需求之商品類型與優先順序,並建請櫃買中心通盤研議推動券商發行結構型商品掛牌的可行性,它山之石可以攻錯,上述新加坡交易所的積極做法,則值得櫃買中心借鏡參考,如果台灣也能積極讓券商發行結構型商品掛牌,相信一方面能精進券商金融商品設計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滿足國人多元投資理財需求。

總而言之,近三年來政府推動「資本市場藍圖」的成效值得肯定,但要落實金融創新與多元金融商品發展的目標,應加速審核基金架構REITs之募集,以擴大資產管理業務規模並促進REITs蓬勃發展。另外,櫃買中心亦可參酌新加坡交易所做法,積極研議推動券商發行結構型商品掛牌的可行性,以精進券商金融商品設計的能力,並滿足國人多元投資理財需求,當然其它推動多元金融商品發展的措施也需再加把勁。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3盞多頭明燈 外資敲進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
三引擎催動 金居Q4獲利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