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英央利率連七凍 鴿聲響起

【時報-台北電】儘管英國通膨率已回落到2%目標,但英國央行在20日決策會議後,依然連續第七度將基準利率維持在5.25%的16年高點不變。但在此同時,英央也釋出鴿派訊息,暗示愈來愈多決策官員對今夏進行寬鬆政策,抱持開放的態度。貨幣市場的反應顯示,交易員押注英央8月首降的機率,從會前的32%升高到超過50%。

英央釋鴿的消息傳出後,英國富時100指數應聲上漲0.4%,不過英鎊兌美元則走貶0.26%到1.2688美元。

英央貨幣政策委員會在20日會議,以7比2票數決定維持利率不變,英央副總裁羅斯丹(Dave Ramsden)與外部委員汀格拉(Swati Dhingra)均支持將利率降至5%。

英央總裁貝利(Andrew Bailey)在聲明中解釋,雖然最近數據指出英國通膨已經達標,但目前降息依然太早,「我們需要確保通膨將持續處在低位,這也是我們為何決定利率維持在5.25%不變的原因」。

英國日前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2%,比美國與歐元區更早達成通膨目標,雖然英國過去兩年曾遭遇更嚴重的通膨飆升危機。

不過有跡象指出英央降息時機已逼近,聲明表示,不降息對於某些委員來說是「微妙平衡」的決定,因為服務業通膨與薪資成長儘管還在高點,但自從上月會議以來已經有所放緩。根據上周路透社對經濟學家的訪調指出,多數受訪者均預期英央應會在8月開始調降利率。

英央表示,通膨已經達成央行目標,此外短期通膨預期與薪資增幅等指標也已減緩。不過它也補充,由於英國統計局的預估仍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很難評估勞動市場活動的進展」。

該央行並維持先前論調,重申限制性貨幣政策需要保持足夠長的時間,以讓通膨率在中期內可持續回到2%的目標水平。它預計今年下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小幅上升,主要是能源價格仍對通膨形成支撐。此外它還將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測從0.2%上調至0.5%。(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