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節 國民黨喊話中共「正視中華民國存在」
今天是台灣光復節,1945年10月25日國民黨從戰敗的日本政府手中接收台灣。國民黨指出,76年前的「光復臺灣」,讓兩岸共同透過《中華民國憲法》實踐民主自由的理想成為現實。國民黨反問「誰說臺灣人在對日抗戰中缺席?」、「誰又能說民國38年以前的中華民國歷史與臺灣無關呢?」。國民黨正告民進黨,要正視中華民國抗戰勝利、光復臺灣,也喊話中共,如果想要延續兩岸之間的歷史與和平紐帶、尊重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遺產,就應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沒有當年蔣委員長領導對日抗戰勝利,想必戰後兩岸的發展會與今天非常不一樣。」
國民黨在臉書指出,紀念臺灣光復,不只要談1945,更要共同回首1911年到1945年這段時期的海峽兩岸,一邊是臺灣人在殖民統治的壓迫下,依然前仆後繼地勇敢追求民主。另一邊在大陸上新生的中華民國,即便歷經軍閥割據、外敵侵略,長年受戰火摧殘,但仍堅持落實憲法、建設民主共和的初衷。
國民黨提到,遠在1945年之前,國民黨推動的民主革命與臺灣這塊土地上的先賢先烈,包括蔣渭水、羅福星等人追求民主的呼聲,早就彼此重合、遙相呼應。隔著海峽共同追求民主的的奮鬥,終於在76年前的今天重合在一起,這是臺灣同胞重獲自由最可紀念的一日,也是國父倡導革命,完成最初的革命初心――「光復臺灣」的最重要一塊拼圖。
國民黨說,沒有美國的幫助和參與,就不會有臺灣重新回到中華民國的懷抱,可見臺灣光復在當年不只是兩岸共識,還是同盟國的共識。更重要的是,臺灣人並不是坐等盟軍的解放,許多臺灣同胞勇渡海峽,加入中華民國國軍投身對日抗戰。他們當中能叫出名字,並且在後來成為國軍將領的就有鄒洪、黃國書、蘇紹文、王民寧、陳漢平、陳嵐峰與陳守山。
國民黨表示,叫不出名字的臺灣人,更是數以千計、萬計,他們不只在戰場第一線與日軍對抗,還有許多人運用他們的日語才華,為國家從事審訊戰俘或者情報蒐集的工作。擔任光復後首任台北市長的黃朝琴,還在抗戰初期擔任過中華民國駐舊金山總領事,他經營對美關係的努力可以用嘔心瀝血來形容。
國民黨強調,誰說臺灣人在對日抗戰中缺席?誰又能說民國38年以前的中華民國歷史與臺灣無關呢?
國民黨正告民進黨,「要正視中華民國抗戰勝利、光復臺灣,乃至於後來保衛臺灣、建設臺灣,推動民主臺灣的歷史貢獻,否則民眾直到今天還在接受總督府統治,又如何能選出自己的總統?」
國民黨也正告中國大陸當局,如果想要延續兩岸之間的歷史與和平紐帶、尊重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遺產,就應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沒有當年蔣委員長領導對日抗戰勝利,想必戰後兩岸的發展會與今天非常不一樣。身為後代傳承者,肩負國家未來和區域和平責任的我們,必須要飲水思源,牢記在心。」
更多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