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後遺症2】停滯性通膨是什麼? 為何可怕?

全球金融市場都在擔心今年發生停滯性通膨,那到底是什麼?為何可怕?台灣也需要擔心嗎?學者跟央行都給了答案!

停滯性通膨為今年全球擔心的議題,恐造成一連串負面效應。(示意圖)
停滯性通膨為今年全球擔心的議題,恐造成一連串負面效應。(示意圖)

停滯性通膨是學者針對美國市場提出的擔憂,主因為過高的通膨與過快的升息幅度;究竟為何抑制通膨的手段「升息」,無法有效達成控制通膨目的,還可能導致經濟成長衰退?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此與「供給面」出現問題有關。

供給面問題 難用壓抑需求手段解決

吳大任指出,去年開始的高通膨現象,從全球大宗原物料價格上漲,到供應鏈斷鏈、糧食供給短缺等,都是「供給面」的問題,但央行的貨幣政策(升息),則是壓抑「需求」。

從一般家庭角度來看,民眾遇到物價上漲時,基本生活開銷勢必增加,若加上央行升息,貸款戶的還款壓力也隨之上揚。這些開支增加後,會排擠其他非必要性支出的需求,民眾更不願意拿錢外出消費。

當消費需求縮減、企業獲利減少,將導致經濟成長停滯,甚至開始衰退,但物價仍持續高漲時,就是所謂的「停滯性通膨」

吳大任進一步解釋,在供給面良好的情況下,以貨幣政策抑制通膨相當有效,因為在把價格壓下來的同時,不會犧牲掉太多交易量。

不過,當供給面條件很差時,升息雖可把需求壓下來,但價格壓不了多少,還會讓資金排擠效應越來越嚴重,「不僅商品價格高漲問題無法緩解,還會賠上交易量,也就犧牲經濟成長。」

然而,這也是美國現正面臨的難題。

央行:不需悲觀

針對停滯性通膨的隱憂,央行官員認為,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受到國際變化影響大,當然要關切國際趨勢,但若單純以各國經濟成長預測來看,其實各國經濟成長預測都在2~3%以上、算還不錯,雖的確值得持續關切,但還不需要太過擔憂

若以台灣本身情況來看,官員指出,台灣出口主力是電子產品,電子產品的需求狀況還是非常強勁,且主計總處預測的本年經濟成長率3.91%也是不差;另外,因進口能源、原物料價格導致的輸入性通膨現象,預期到下半年就會緩解。

只能說大家有這樣的擔心,必須要留意這件事情,但不用悲觀。(審核:葉憶如)

延伸閱讀

【升息後遺症3】景氣何時好轉 央行、學者直指3觀察重點

【升息後遺症1】學者估央行將升息0.5~1碼 他急喊「母湯」:恐犧牲經濟

北極星藥業掛牌上市 上演蜜月行情大漲16.46%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李瑞瑾:生於網路世代的新媒體人,曾在2家網路原生媒體就職,主攻證券、基金等領域,用最貼近生活、時事的角度看待財經資訊,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讀者學習投資理財、掌握最新金融市場脈動。

  • Yahoo股市App下載:即時看盤、到價通知、最新盤勢與財經新聞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