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靠央行打房?李同榮痛批「後衛當前鋒」犯3大錯「後遺症才剛開始」
央行昨宣布利率連三凍並不再第8波打房,原本市場鬆口氣,不過房產專家、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今(20)日撰文痛批,台灣房市政策竟靠央行「史詩級重量打房」,根本是「後衛當前峰」,犯下三大錯誤。他認為「嚴重的後遺症才正開始」。
延伸閱讀》央行利率連三凍!沒推第八波打房 明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保三
李同榮說,回顧這波全台房市自2018年止跌回升邁入第六循環至今已有近七年多頭行情,當多頭氣勢轉弱的同時,央行正扮演房市反轉修正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外界對房市走勢一直關注在央行是否有持續第八波的打房政策,這是很畸形發展的市場,好像房市漲跌掌握在央行手中,時空錯亂,恍惚走回大陸過去以政策調控房市的時代,越是調控,市場就越畸型發展。
台灣房市何時淪落如此,史上最頻繁的打房政策,史詩集般的重打房換來房價越打越熱,各部會打房政策用盡,苦無對策,只好依賴一個非主掌房市政策的央行出面滅火,而現在房價會漲會跌,好像只有央行說了算,若繼續以防堵資金為房產政策主軸,市場只會不斷受扭曲變形,產業更會受傷、而消費者也沾不上便宜,嚴重的後遺症才正開始。
第一項錯誤:「錯把後衞當前鋒」,
主升段四波打房完全失效。李同榮分析,央行是主管貨幣政策與穩定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單位,對於房市政策控管猶如一支足球隊,扮演後衞與球門的防禦角色,但從2021年開始,房市才剛進入主升段,擔任後衞的央行就扮演急先峰角色,以四加一波限貸政策直接干預房市,由於後衞不諳前線戰情,當然房價越打越高,鍛羽而歸。這是央行第一項錯誤:「錯把後衞當前鋒」,且在主升段打房,完全失效,房價越打越高。
第二項錯誤:「錯把打房權責全身扛」,
且無效的打房政策重複做。李同榮繼續分析,央行貨幣政策主要目標有五:(一)經濟安定。(二)充分就業。(三)健全金融。(四)經濟成長。(五)平衡國際收支。
央行貨幣政策使用工具有兩大類:
一、一般性「量」的管制:包括調控重貼現率、存款準備率、公開巿場操作與外匯操作。
二、選擇性「質」的管制:包括證券保證金比率、消費者信用管制、不動產信用管制。
另外,央行可運用直接與間接對銀行資金放貸運用的管制措施,包括軟硬兼施的道德勸說、、等。
由上而知,央行政策應以穩定經濟與金融市場為重,除非市場失控,否則就是好好擔任後衞風險控管的角色,主管房市政策主要是內政部權責。央行把打房權責全身扛,且無效的政策重複做,這是央行打房政策的第二項錯誤。
李同榮進一步指出,第六循環房市政策猶如一場足球賽,教練(國發會)無為而治,放任球員各自發揮,以致打房調控戰略毫無章法與隊型,各部會亂箭齊發,打房選在房市主升段,時間不準確、方向也不正確、KPI目標更不明確,錯把後衞當前鋒,後院又失火,新青安在亂軍中踢入烏龍球,前功盡棄,讓整場賽局跌入深淵,只好依賴央行再次以築人牆方式的限貸措施防堵資金投入房市。
第三大錯誤:「錯用貨幣政策與資金防堵干預房市」
將對產業發展造成三大後遺症。李同榮提出警告,過度貨幣政策干預與資金防堵房市,所造成扭曲市場的後遺症才正要開始,貨幣政策過度干預與防堵資金政策。
可能對產業發展產生三大後遺症:
後遺症一:在未來一年內可能引發「爛尾樓」危機而癱瘓市場:
央行七波限貸,小建商資金成本大幅提高:七波限貸造成建商大者恆大,小建商融資受困,轉往租賃融資,間接提高成本,對產業消費者不利。
金管會嚴查租賃公司授信,小建商求貨無門:小建商求助無門,轉往地下融資,成本再墊高,更不利產業正常發展。
市場反轉萎縮,房屋滯銷產生爛尾樓:當市場開始轉弱,小建商資金成本又無法轉嫁,房屋必然滯銷,以致爛尾樓產生,而最有可能發生爛尾樓時點會落在2025下半年,也正是房市未來反轉的主跌段。
後遺症二、產業正常交易量急凍,對市場產生傷害:
正常的房市發展是維持「價穩量活絡」,民眾在經濟成長中,積極購屋換屋改善生活環境,就如1990年到2000年間,台灣房市平穩,但資訊代工業大幅成長,房市交易量最高達到50萬戶。如今,政府打房卻幾乎打垮交易量,實在是因噎廢食而不自知,對產業也造成畸型發展與嚴重傷害。
後遺症三、扭曲市場機制
造成產業產出、就業、與供需失調的後果:
房市一旦被政策過度頻繁干預,在防堵資金政策下,小企業不易生存,造成產業大者恆大畸型發展,同時,新青安政策與央行限貸政策網內互打,交易量受政策影響時好時壞,嚴重造成就業與失業、供給量過大與過小的嚴重失調現象,非產業正常發展之福。
因此,過度的貨幣政策干預與資金全面防堵所造成市場扭曲與後遺症,這是央行打房政策的第三項錯誤。
李同榮最後提醒,台灣房價高漲與房市炒作是果,政府房產政策忽略治本的核心政策,權責不分,打房過於頻繁無效,猶如一場沒有教練沒有戰略的球賽,最終以慘敗結局收場。而央行雖然打房休兵,但過去在整體打房政策上犯了三大錯誤,嚴重的後遺症才正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