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達人陳其宏 替台灣轉型指路

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日前率團赴瑞士參訪,他認為,併購儼然成為台灣產業轉型重要策略手段。圖/顏謙隆
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日前率團赴瑞士參訪,他認為,併購儼然成為台灣產業轉型重要策略手段。圖/顏謙隆

佳世達董事長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陳其宏,日前率團赴瑞士參訪,他認為,併購儼然成為台灣產業轉型重要策略手段,除了佳世達集團以「大艦隊」方式集合許多隱形冠軍,近年也看到更多台灣企業透過海外併購加速轉型。被稱為「併購達人」的陳其宏,分享瑞士參訪的心得、也分享併購的經驗談,以下是記者的專訪紀要。

問:日前您偕同協會會員赴瑞士參訪,請您分享參訪的心得?

答:9月時帶著協會會員去參訪洛桑理工學院、蘇黎世理工學院,也分別在日內瓦、蘇黎世舉辦台瑞產業研討會。瑞士土地面積和台灣差不多、約4萬多平方公里,人口是台灣的3分之1,但產值相當,瑞士的精密機械產業做得很好、說得出來的名錶幾乎都在瑞士,也有很棒的生技醫療產業,這些都是台灣的機會,很值得台灣借鏡。

佳世達醫療事業過去和幾家瑞士公司就有合作,像是代理瑞士助聽器品牌SONOVA,也感受到歐洲在醫療產業有很多產品、技術上的機會,有很多隱形冠軍可以合作、學習。產業之外,這次也拜訪了知名的學校,瑞士鼓勵學術和創業結合。蘇黎世理工學院是全球排名第六的知名大學,該校產學合作、新創是全球第一名,參訪期間剛好參加了產業日,來自全世界600~700人,有教授和學生發表、展示,讓新創團隊做demo。台灣大學也可以舉辦類似的活動,邀請海外投資者參與,共同推動新創。

問:近年台灣公司併購案、甚至是國際併購愈來愈多,請您分享對於台灣企業在國際併購上的觀察和建議?

答:佳世達集團過去就有不少海外併購,包括杜拜、新加坡、南非等地,但是規模比較小。海外併購難度提高,過去西門子的經驗讓集團經過一段辛苦時間。近幾年陸續看到台灣有好幾個企業,透過海外併購成功快速轉型,在短時間建立全球行銷通路和出海口。像是國巨,海外併購了三家公司,花700多億元讓營收、獲利翻一番,文曄更是砸了1200億元併購了年營收2000億元的公司、並且把觸角拓展到亞洲之外,這些都是很漂亮的海外併購例子。

廣告

台灣必須跟世界接軌,在評估海外併購標的的時候,必須是優質併購,規模大一點可以考慮,可以幫助公司快速有效成長、轉型。要選擇體質健康、財務健康、獲利結構好,才能因應投後管理的複雜度,否則會比較辛苦。只要本身夠健康,勇敢跨出去,尋找夥伴,就有機會走向全世界、打亞洲盃、打世界盃。

問:明基佳世達集團在醫療產業布局早、而且又深又廣,您看科技業進入醫療產業之後,有何對醫療、生醫產業的加值和趨勢?

答:醫療產業進入障礙高,小型隱形冠軍要打世界盃就會受限,所以發展互惠多贏、大艦隊平台,大家合作、資源整合共享,這就是台灣的新模式,透過這個平台讓大家成長,進入更大規模的競爭。

台灣高科技、資通訊產業人才這麼豐沛,我們可以為醫療產業帶來突破式創新。舉例來說,佳世達做數位牙科,我們強調IOS口腔掃描儀,一台要100多萬元,就像牙刷一樣,在口中掃描就可以呈現3D影像,輸入個人參數,再做模擬計算,透過3D列印,做出手術導板,這就是植牙數位化。而且把植牙方位、強度、角度都算好,手術導板再做導引,不是靠老經驗。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超音波,要做產檢,超音波室通常兩台超音波掃描機,一台要價500~1,000萬元。我們做的是可攜式,一台只要20~30萬元,未來希望看診時人手一台、救護車上都有一台,這就是破壞式創新。

我們定義超音波是「視診器」,來取代聽診器,提高醫療精準度。可以在救護車上就掃描,提前處理,帶來診斷行為的改變。資通訊產業技術進入醫療產業,跟優秀的醫生共同合作,有很多新的火花、創新和突破,精準的診斷和治療,效率更好,數位化手術效率提高,節省時間,超音波人手一台,改善診斷的精準度。

現在AI很夯,也會應用在醫療上。集團在南京、蘇州都有醫院,既然是科技集團,就不要跟傳統醫院一樣。疫情三年花了不少錢,把大陸明基醫院全面改造為智慧醫院,結合大陸AIoT發展,讓智慧化程度領先其他醫院。舉例來說像是刷臉支付。AI在診斷應用也是方興未艾,像是PACS影像系統,以前是醫生盯著螢幕看、決定要不要做病理分析。現在結合人工智慧,AI挑出有問題的地方,作為醫生輔助工具,減少誤判。是人就可能會誤判,機器不會有狀態好不好、也不會抗議、沒有休假問題,可以救更多人、提高醫療生產力,這是大勢所趨。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陸房地產風暴 襲向鋼鐵、水泥
PCB業拚數位轉型 揪團打造資訊模型公版
全台73個行政區 房價年漲逾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