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也加入亞幣競貶行列

【財訊快報/蘇彬貴】自從今年的9月16日,人民幣匯率貶破1美元兌7人民幣的一個重要關卡之後,就也跟著加入了這一波亞洲貨幣競貶的行列;即便像中國這樣的一個金融嚴厲控管的國家,都無法遏止人民幣的頹勢,背後自有其值得探究的緣故。 人民幣是在2005年7月間的時候,決定不再堅守1美元兌8.3人民幣左右的固定匯率制度;從此之後,由於中國已發展為貿易順差的大國並已成氣候,人民幣就順勢一路升值,最高還在2014年的1月24日,以1美元兌6.0391人民幣的水準,寫下有史以來的一個最高紀錄。



貨幣貶值提振出口

接著下來的幾年來至今,人民幣匯率是呈現上下起伏的態勢;在2019年9月3日的時候,還一度以1美元兌7.1847人民幣的水準,寫下在這一段期間的一個最低紀錄。

如今人民幣再度走向貶值得這個方向,並一路往1美元兌7.2人民幣的另一道關卡逼近;而未來是否將刷新前所創下的1美元兌7.1847人民幣的紀錄?相當值得注意,因為人民幣一旦也加入了日圓、韓元的競貶行列,在這亞洲三大經濟體的帶動之下,該區其它的貨幣也勢必會遭到牽連。事實上,9月28日的盤中,人民幣匯率一度貶到1美元兌7.2506人民幣的新紀錄,但後來又無功而返。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了11%;相對而言,台幣則貶了13%左右。但日圓與韓元兌美元的匯率,卻分別貶值了達近17%,及20.5%左右。

貶值對出口大為有利(外銷的商品以美元計,因而降低);但貶值幅度趕不上的貨幣,當地的出口商將立即失去價格的競爭力。尤其當全球經濟陷入不振的時候,各國的中央銀行恐怕都會樂見本國貨幣的貶值,好提振當地自身的外銷產業–尤其是那些通貨膨脹問題不大的地方。



引匯市投機客覬覦

而一旦各國政府放手競貶的態勢形成之後,也勢必會引發匯市投機客的覬覦,最後恐怕會使得貶值的幅度超乎預期,對金融市場甚至是經濟本身,產生更大的衝擊。

菲律賓披索(peso)、印度盧比(rupee)兌美元匯率,現在就更已經紛紛競相創下歷史性的最低紀錄了;另外,當前經濟問題最嚴重的地方,包括:斯里蘭卡,及巴基斯坦與孟加拉等南亞國家,就更不用說了:斯里蘭卡貨幣兌美元的匯率,今年來已貶值了達4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