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夯 陸企搶布局

中國大陸新能源車製造業需才孔亟,卻面臨青年無意進工廠,找不到藍領勞動力難題。汽車巨頭比亞迪與優必選合作,實訓人形機器人執行搬運任務,並與無人物流車、工業移動機器人協同作業,打造無人物流場景;無獨有偶,獲商湯投資的眾擎機器人,也將於2025年導入工業應用,藉此補實高危險、高溫環境人力。

近年陸企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商機,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2023年陸企安裝工業機器人的數量,約佔全球安裝量51%,超過日美韓德等國總和,並且來自中國供應商的比例逐年提升。且根據調研機構賽迪研究院推估,2026年中國大陸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將突破人民幣200億元。

優必選首席品牌官譚旻透露,人形機器人可在工業場景執行高重復性、高風險、高複雜性的任務,包括搬箱子、質量檢查、SPS分揀、過程材料操作、螺栓擰緊、零件安裝等。

目前優必選已與東風柳汽、吉利汽車、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奧迪一汽、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汽車企業,以及富士康、順豐等多家企業合作,構建人形機器人應用生態,光是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系列,便已獲超過500台意向訂單。

深圳市華崛電子總經理葉建益觀察,機器對機器(M2M)將是發展未來智慧工廠重要一環,其中汽車電子是大陸國家發展重點行業。

因為夠標準、夠大量,對於人的安全管理要求高,尤其在點焊等比較危險、高精密度的製程「寧肯相信機器」。

「我可以很樂觀地說,它可以超過人類的效率」,眾擎機器人科技公司聯合創始人姚艾文說,人形機器人相較真人工作時間更長,安裝、部署、調適時間比機械手臂更快速,而先進製造、智慧製造、汽車工業等產業具備標準化、勞動密集特色,具導入潛力。

姚艾文說,其可讓工廠「降本增效」,尤其當前富士康、華為、比亞迪等企業面臨人才流失、招募者不如離職者多的窘境,同時又得追求高生產效率,人形機器人將是很好的切入點。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
台積電廠地 高市加速通關
強茂攻電動車 新品明年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