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學習】馬來西亞人的英語能力強過台灣人的原因
作者:外派太太 Ko Tai Tai
來馬來西亞超過 5 年,發現大多數人講話都是多種語言摻摻(cham cham)講,有時講英文時會出現不符合英語系國家的習慣用法,反而更像是「本地化」的英語,譬如講小孩子花招很多的時候,會說「pattern 多多」。因此我一直不覺得馬來西亞人的英語有特別好,直到我參加一場基督教婚禮,台上負責逐步口譯的教友反應速度快、內容精準、咬字清晰,激發我對該國英文能力的好奇。
於是我上網查詢:《天下》雜誌引用 ETS 2017 年的數據加上新加坡後的亞洲多益成績排名,馬來西亞第 3 名,台灣第 5 名,如果是托福成績的話,差距拉更開──根據個人經驗,托福比多益更能測出真正的英文能力。我個人大學、研究所都是念語言相關學系,以下將結合個人經驗及兩國學校教育觀察討論此議題。
英語能力差距的主因:生活環境、終身學習
個人認為,馬國與台灣英語能力差距的主因,除了馬國曾是英國殖民地外,是生活環境以及終身學習。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從幼稚園開始就學習雙語,就連國小課程也納入英文,讓小學生提早接觸國際;但其實重點不在於起跑點,在於延續性。
兩國都是從國小開始學習英語,馬國還多了一門馬來語。馬國小學採半天制課程,通常到下午 1 點,有補習的話會再晚一點──聽起來很開心,但其實他們下課後常常都要趕著去補習,補到天黑回家,壓力非常大。讀華小的學生從小就要學習 3 種語言,這還不包括其他科目。所以補習成為一種常態,經常可以看到補習班的車接下學,補完習後再送孩子回家,免去在職父母接送的麻煩。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負擔 3 種語言的課業壓力:我有個華人朋友就說,上了小四後,馬來文變得很難,小兒子感覺十分挫敗,所以他們後來讓小兒子上以英文為主的國際學校;但即使少了馬來文,他依然學習雙語。
大學之前,兩國學生的英語能力差距其實不大,真正拉開英語能力的是大學時期。馬來西亞大學使用全英語授課,加上留學人口比例很高,除了到台灣、中國之外,其他地方也是全外語環境。大學以英語教授專業知識,強迫學生提升英語能力,之後出社會工作上使用英語的機會更多,因此他們可謂是不斷地學習「使用」英文。而台灣的大學以中文授課為主,就算念原文書,考試也是寫中文,所以學生可以買原文書的翻譯版,讀懂後一樣可以順利考試過關。大學 4 年學的是可以脫胎換骨的專業英文,兩國差距由此拉開。
再來是生活環境。我的對門前鄰居是印度家庭,他們在家溝通以英語居多,我問過印度太太為什麼在家要講英文,她表示自老大上幼稚園後,為了配合他的學習,家裡不論大人小孩都講英文,給予孩子講英文的環境。還有某次接放學時遇到一位檳城來的阿嬤,她跟我聊天時用全英文,最後跟我說:「抱歉我不會說華語。」是的,她是華人但她不會說華語。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在馬來西亞卻不少見;有些華人家庭受到之前政策影響,或是自己決定在家也全英語,他們會講馬來語、方言和英語,但不會講華語。
全英語不僅在家庭,在學校、工作時也是如此,因為種族眾多的關係,日常生活經常必須使用英語來溝通。我斜對門的韓國家庭,韓國媽媽的英文不好,所以經常請她大兒子翻譯;剛來的時候大兒子很害羞,不敢眼睛直視著我講英文,頭偏一邊去,上了幾個月的國際學校後,有次我們登門送禮,她大兒子很自然且流暢地自我介紹完後又介紹她媽媽的名字。這其中的改變,主要是因為他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大量地使用英文溝通,當「用」英文時就感覺英文並沒有這麼「高級」,自然就減少了「恐懼」。馬來西亞不僅是學英文,還真正「用」英文。反觀台灣,ETS 的同份報告指出「44% 考生日常生活使用英語比率在 10% 以下」。
用對力,才不枉費我們這麼努力
我母親曾經聽到我孩子講英文的口音,噗嗤笑了出來。但其實口音不是問題,我十分同意黃明志在〈麻坡的華語〉裡唱的:「語言沒有標準性,只有地方性」,每國人講話都有自己的口音,我不覺得追求標準的美國腔、英國腔、澳洲腔、北京腔很重要,重點是你講話的內容。曾經我也看著〈Auntie, Reverse lar~〉的短片嘲笑新加坡口音,但學了口譯才發現,講者的口音從來都不是問題,重責大任在口譯身上;台上的講者哪個不是有深厚產業或學術背景,口譯必須負責聽懂講者的口音並翻譯。
比起口音,我覺得正確的句型與用語更為重要。我之前幫我朋友改過英文履歷,她的文法結構有很多問題所以修改許多,最後她看完了只回我:「我不需要寫這麼好的英文,我跟外國人面對面溝通都沒有問題。」這其實反映台灣目前普遍的英語教學問題,一味追求標準發音、大膽開口說話卻忽略文法的重要性。
語言學習若要打好基礎,就應該多聽、多看母語人士所寫、所說的東西,建立足夠的「語料庫」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學習中文也是如此,從生活中累積足夠的中文「語料庫」,才能夠自然地使用正確的中文。如果從小學到錯誤的用法、句型,以後要花很多的力氣修正。雖說學習語言的主要目的是溝通,但仍應朝著學習好語言為目標前進,如果文法沒有太多問題,有餘力想矯正發音當然可以。
有的人會懷疑,從小聽到這麼多語言會不會對語言學習有負面影響。以我長子為例,他比較晚開口講話,大概 1 歲 8 個月的時候,我才真正聽到他有意識地說出有意義的字。之前長輩多會關心,是不是聽太多種語言讓他混亂,所以遲遲不開口說話;但後來到 2 歲語言爆發期,他忽然間詞彙變多了、句子變長了、說話邏輯越來越清楚了。因此從小聽多種語言並不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只要是母語人士跟他講的話語都會累積進到他的語料庫裡。所以我在家只跟他講中文,因為中文是我的母語,英語留給學校老師教,而且學好母語才能學好外語。
寫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是看到馬國人(特別是華人)幾乎都會三種以上的語言──馬來語、英語、方言(廣東話、潮州話、客家話、福建話)、華語⋯⋯。我認識一位台玻混血的美女嫁到馬來西亞後學會了馬來語,而她本身就已經會西語、華語和英語了。我先生歸因於馬國人的語言能力很強,但我認為這是「適應力」的問題,不可能每個馬國人的語言能力都很強,這一切都是為了適應生活而發展出來的能力。台灣盡全國之力推廣英語教育,家長也為了日後的國際競爭力,投注大量心力與資金栽培孩子;但努力必須用對方向,也要用對力,才不枉費我們這麼努力。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用對力,才不枉費我們這麼努力:馬來西亞人的英語能力強過台灣人的原因》,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臺灣走雙語教育到底行不行?從馬來西亞校園「三語」競爭結果,就能略知一二
重英文、輕華文,「兩頭不到岸」?──新加坡雙語教育效果,看一個世代就知道
作者簡介:
外派太太 Ko Tai Tai,在台灣生活了 29 年後,我隨著先生外派至馬來西亞,五年期間我們從兩個人變四個人。在雞飛狗跳的生活之餘,我透過文字與照片記錄當地的風土民情,內容多為文化觀察、旅遊生活。我想跟你分享我眼中的外派生活。